农业机械化的逐渐实现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变革,但农村各方面条件毕竟有限,大量的农业机械走进农村,随之而来的维修、保养问题也逐渐增多。目前,在被誉为“江北鱼米之乡”的山东省鱼台县,一家“农机4S店”的悄然现身引起了广泛关注。
十多个品牌货比三家
10月21日晚7点左右,在鱼台县王鲁镇王鲁村的农田里,驾驶着水稻收割机忙碌了一天的王劲松就要收工了。当他开着收割机从农田向外走时,突然被卡在了一个斜坡上,收割机熄火了。情急之下,他拨通了鱼台县三高机械有限公司“农机4S店”的电话。
在简单了解了故障情况后,值班人员很快就赶到了现场,调试后发现收割机变速箱因缺油而损坏无法维修。值班人员马上联系了厂家维修人员,厂家维修人员连夜赶来,仅用半个小时就修好了机器。
王鲁村党支部书记、广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王启龙说:“‘三秋’时节是最忙的时间,最怕农业机械出故障,‘农机4S店’的出现解决了很多棘手问题。”
王启龙所说的“农机4S店”就是三高机械公司,今年开春,该公司先后投入200多万元成立了农机销售中心,并按照“汽车4S”店的模式进行规划和设计,经过大半年的运作,如今已初具规模。总经理袁成林介绍:“和‘汽车4S店’相似,‘农机4S店’也包括整机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服务内容。‘农机4S店’就是借鉴‘汽车4S店’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目的是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农机4S店”整机销售环节包括室内展厅和室外展销广场。室内展厅里整齐地排放着几十台大中型拖拉机、水稻收割机、插秧机和旋耕机等产品,有“沐河牌”“常发锋陵”等十几个品牌。因为是农忙季节,农业机械都在工作,室外展销广场上仅停放着三四辆农业机械。“虽然‘汽车4S店’只卖一种品牌的汽车,但没有谁说‘农机4S店’就不能销售多种品牌,所以我们与国内十几个农机厂家都有合作关系,目的就是想让购买者有更多选择,这也是我们‘农机4S店’的独特之处。”袁成林笑着说。
农业机械的销售对象都是农民,购买力相对弱,所以农业机械销售商的盈利能力比汽车销售商就要低,如何保证“农机4S店”的运转?“实际上‘农机4S店’只是企业产业链的延伸,是企业主业的有益补充。”袁成林解释道。三高机械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碾米机为主业的公司,该公司拥有200多位技术工人,是济宁市高新技术产业。根据农业机械保养、维护的季节性,再加上农业机械设备有很强的通用性,三高机械公司在不耽搁碾米机生产的情况下,通过“农机4S店”就能解决好农业机械的保养维修问题,还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益。
售后服务是最大亮点
“这里出售的机器、零部件的质量好,种类齐全,没有假冒伪劣产品,连一个螺钉也都是货真价实的。”袁成林向记者如数家珍般地说起了“农机4S店”的优势。
“农机小毛病,我基本上都会修。服务部里还有不少专业人员,有专门负责液压维修的,也有负责变速箱维修的。农户家的机械出啥问题我们都能解决,真要赶上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直接联系厂家。”三高机械公司的“三包”服务部主任李新说。
“三包”服务部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3辆售后服务车随时待命,每辆车都像一个小型修理部,甚至连焊机、钻机等设备都配备。李新说:“因为季节不等人,所以农机不同于轿车,坏了必须马上修好。农民只要一个电话,我们就会立即赶到田间地头。”
据了解,在“农机4S店”出现前,鱼台县的机械维修网点有上百个。据鱼台县农机局质量监督站站长马凡涛介绍,这些维修网点规模小,大多没有专门维修人员,维修质量和配件质量也参差不齐。特别在农忙时期,有时候不但不能帮上忙反而耽误了机械农作时间。
“农机4S店”的出现一方面保障了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另一方面这无异于引入了竞争机制,使其他维修网点意识到危机感,自觉提高维修技能和维修服务,从而引导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期待“星火燎原”
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去年鱼台还只有1.5万亩左右的水稻田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到今年就已经达到3万亩左右,明年有望达到10万亩,呈现出倍数式增长。
农机多了,谁来维护?鱼台县农机局副局长李香兰说:“‘农机4S店’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模式,也是发展趋势。”她认为“农机4S店”有效解决了农机维修网点和农机维修技术落后等问题,也为农机生产企业与农机手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实现了农民、农机管理部门、农机4S店与农业生产企业的共赢。
但也有部分人士表示,三高机械公司“农机4S店”的现身有其特殊性,其本身是依托公司机械制造的主业成长起来的,而农业本身是个弱势产业,农机的销售、维修利润相对较低,还需国家及社会投入更多地关注与支持,才能保证这个行业走上健康、良性发展轨道。□杜辉升 王德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