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展示自动化滴灌设备。
研讨中,与会专家和代表还就水肥一体化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现状:三大弊病已成推广硬伤
与会专家一致谈到了现在微灌专用肥标准问题:当前的标准不能满足水肥一体化技术需求。价格问题,当前专用肥料价格过高,尤其是进口肥料抬高了整个专用肥料市场,经销商利润过高,严重影响了技术推广普及。配方问题,目前的配方比较单一,没有针对作物种类和生育时期,肥料的技术含量不高。
专家:灌溉与施肥要结合起来
省土肥站副站长李涛介绍,目前相当多的只安装了微灌设备,没有施肥装置,原因一是水利部门一般不安装施肥装置,二是微灌设备公司担心堵塞不愿安装施肥设备。三是农民没有适宜的肥料,也影响了施肥。重点要加强微灌施肥制度等相关内容培训力度,解决农民不知道如何合理施肥的问题。
技术指标体系要更加完善
李涛介绍,施肥问题,肥料利用率等参数研究少。尤其是蔬菜种植制度和目标产量差异较大,现有的施肥制度满足不了需求。灌溉周期、灌溉起始点、灌水定额等系列指标的基础研究满足不了需求。建议科研、教学、推广以及设备和肥料企业通力合作,逐步摸索完善。
企业建议:加大农化服务,教给农民辨别真伪能力
北京富特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会代表孙绳军介绍,目前市场上的液体肥料很多。但真正能用于灌溉施肥的却很少。一是没有选择可溶性磷源;二是填加的所谓的氨基酸等一类的物质,其水不溶物太多。三是填加生物调节剂,不利于植物生长。这样,就使农民朋友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肥料品牌无处下手,真伪难辨,不知道哪个是真正适的好肥料。
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参会代表王其选告诉记者,现在适用水肥一体化的肥料假冒伪劣产品较多,多存在成分乱标,重标、多标等标注不规范问题。
他还提到,现在水溶肥生产销售各环节利润太高,不利于推广。据介绍,适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肥料价格通常是普通肥料的5-10倍,更多的企业是看重利润大才生产经营。而水溶肥国内设备不完善造成了设备生产商没有跟上化肥生产企业的需求。同时,水溶设施不完善,使用方法不得当也造成了效率降低。据他介绍,现在滴灌,喷灌设备少,绝大多数以大水漫灌为主,造成肥料利用率低。
因此,他建议一要通过农化服务培训种植户肥料的基本知识,水肥一体化的作用,推动套餐施肥的发展。教会种植户正确的施肥方法,减少施肥方法不当造成的纠纷。
二是水溶肥企业在宣传本企业灌溉肥产品时,还应加强灌溉肥设施的宣传,设施的发展,必然带动高档灌溉肥发展。目前市场上水溶肥品种繁多,新的产品不断涌现,每个零售店有3-5个灌溉肥品种,同质化产品多,服务已是产品竞争的关键。新产品上市,更要做好农化服务工作。做好示范试验,通过示范效果开现场会,带动示范户以外的农户使用。 本报记者 单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