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农机分团,根据我省农机工业发展的现状,撰写了“关于推进我省农机工业发展的建议”,该建议已经在《农业专家顾问团工作简报》刊登,并报送省委、省政协、省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农业专家顾问团各分团,现予以登载,以与大家共同探讨促进我省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手段。农机工业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发展农机工业、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山东省农机工业的现状
山东省是农机工业大省,目前拥有规模以上企业738家,资产合计410亿元。产品包括动力机械以及耕整地、种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排灌、畜牧水产养殖、设施农业等机械十一大类,基本涵盖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全过程。近10年来,山东农机工业的年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全省农机工业年产值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在今年10月12日发布的中国农机工业50强中,山东省有17家企业入选,占34%,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236亿元的营业收入领跑中国农机工业50强企业,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127亿元居第三位。
我省农机工业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农机销售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下降,2010年,全省农机工业完成销售收入1240亿元,约占全国的43%,与历史高位60%相比下降了17个百分点。二是国外企业不断进入山东市场,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外资企业的进入,虽然带来了新技术,同时也蚕食了山东的市场,瓜分了山东省农机企业的利润。
二、发展我省农机工业的建议
1.贯彻两个《意见》,抓好工作落实。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11〕13号)。按照《意见》要求加强检查督促,抓好工作落实。
2.实行扶优扶强政策,支持民族工业发展。各级政府要出台政策支持,科技、财政部门也要加大支持力度,支持民族企业发展。不断打造民族品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品性能与质量。
3.整合生产资源,发挥行业联盟优势。近几年,我省相继建立了山东省现代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现代农业装备行业技术中心和山东省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强强合作”组织,有效整合优化了科技资源,但是由于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些合作组织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加强政策引导,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推进产、学、研、推合作机制的建立,破解行业性重大科技需求难题,为农业装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支撑。
4.实行项目带动,鼓励技术与人才引进。借鉴国家实施“948”等项目的做法,设立类似的技术引进项目,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行项目带动,提升我省农机产品的档次和水平。不断引进技术人才,提升我省农机研发原创能力,打造我省农机产品的技术品牌,解决我省主要农作物、重要生产环节的技术难题。
5.支持技术储备,增强发展后劲。我省农机企业在农用运输车、拖拉机、小麦联合收获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通用机械与粮食作物机械产销方面独占鳌头,占领了全国的主要市场,但是目前我省急需的经济作物机械却十分贫乏。建议出台以奖代补的优惠措施和相关政策,推动经济作物等新型农业机械的研发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