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武城农机企业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大发展,全面掌握武城县农机文化建设基本情况,武城县农机局号召全体干部职工下基层,进农机企业,以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武城农机企业文化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机企业文化的内涵
农机企业文化是农机企业在长期的农机企业建设和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为广大农机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付诸实践的,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价值理念,是农机企业各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是农机企业发展的重要成果,是农机企业文明的最重要结晶。其中,精神文明是农机企业的核心文化,是农机企业纲领性的核心思想,是指导农机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制度文化是农机企业的浅文化,是农机企业制定并执行办事规程、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所秉承的价值理念;物质文化是农机企业的表层文化,是农机企业生产物质实体、展现外在形象所秉承的价值理念。农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一是塑魂,创造新的农机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以新的农机企业精神凝聚意志,激励创新;二是遵仪,健全农机企业规章制度,促进流程再造,规范农机企业人日常行为;三是倡廉,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建立廉政工作流程;四是美誉,追求农机企业服务效益最佳化,树立良好的内外形象。
二、武城县农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1、文化建设得到农机企业普遍重视。农机企业文化是摄取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当代先进管理策略,为农机企业职工构建的一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环境氛围。就目前情况分析,武城县大部分农机企业已经认识到文化建设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并加以重视。特别是武城县春明农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武城县大力农机制造厂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企业文化特色,并不断提升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的融合度,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这些农机企业均做到了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武城县委、县府近期决定在县城建设一个200多亩的农机工业园,同时准备筹建武城农机博物馆,这都是农机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
2、企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农机企业文化建设中,各农机企业摸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企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员工的精神生活,增强了农机企业的凝聚力,不断提升自身形象,武城县大力农机制造厂利用本县夕阳红秧歌队在中心广场宣传农机产品,武城县春明农机机械有限公司利用读书活动,并印制挂历和明信片宣传企业文化和产品,武城志鑫农机机械有限公司通过举办联合会、职工运动会等形式拉近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增强员工归属感,使每个员工都能融入到企业建设中来。
3、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人心。农机企业结合武城县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农机企业文化内涵,把农机企业与员工的互信互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立起农机企业与员工互信互利的桥梁,促进农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通过设置宣传栏、宣传标语、抄写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唱《道德歌》等多种形式,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人心,涌现出众多“诚信企业”和“先进个人”,树立了良好的农机企业形象。
三、农机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武城农机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使农机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断发生变化。当前农机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形势和出现的一些新特点,是文化建设工作在农机企业管理工作中普遍成为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问题:
1、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大部分农机企业已经认识到在企业经营中文化建设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文化建设有所忽视,企业得不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很多农机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搞一些文艺节目、打一些宣传标语,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正确理解与深层次的认识。在调研中,很多企业着重介绍企业文化活动,当做重点来抓;个别企业则通过大把金钱买文化,把文化工作交给一些专家、公司来做,意图通过高投入来走捷径,而忽视企业文化是每一个员工的共同责任,企业文化流于形式。
2、缺乏特色与创造力。农机企业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特色与创造力,而这恰恰是目前农机企业最缺乏的。所谓农机企业文化特色,就是本企业所特有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是企业个性的体现,没有标准的模式可循。虽然武城县春明农机机械有限公司,武城县大力农机制造厂等企业的文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更多的却是生搬硬套,一模仿、二复制,没有经过选择、淘汰等形式与自身特色相融合,培养自身企业文化特色。
3、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存在脱节。农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在调研中发现,农机企业坐而论道者多,付诸实践者少,融入生产经营者少。农机企业往往喊出些口号、形成些理念,但都是口头上的形式,规模制度不执行、文化活动走过场、思想教育不深入,与农机企业生产明显脱节,这样就违背了农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四、农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1、相关部门把握好农机企业文化发展的方向。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大部分农机企业是很认同企业文化建设的,但由于企业自身水平有限、人才短缺,使得企业文化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建议下一步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机企业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多搞一些企业文化论坛、企业文化交流、职工思想道德教育等活动,让企业走出去,请进来,开阔眼界,学习先进农机企业的文化建设经验,为武城农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
2、注重对农机企业经营者的指导与扶持。大多数农机企业是中小企业,大部分是“白手起家”通过多年的发展,再生产经营上逐渐摸索出门路,但在文化建设上是“门外汉”。而经营者是企业的设计者、建设者和倡导者,对农机企业文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文化体现了经营者的价值观和领导风格。必须让经营者不断的学习提高,加大对其指导与扶持,提高自身素质、深化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能力,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3、坚持因企制宜,打造特色文化。坚持因企制宜,建设企业文化。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不单单在产品、外部形象上,还在于企业特色文化。农机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创造出一套有特色、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体系,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注重培养农机企业精神,与农机企业制度作好结合,用文化推动农机企业经营发展,扩大农机企业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