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中国国际农机展览会“农机市场形势分析会”上的演讲
大家下午好!作为农机流通协会收割机、插秧机分会的会长单位,首先我代表分会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并对大家近一年来给予分会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收获机械市场形势与大家做一下交流探讨。
一、近几年收获机械市场简要回顾
1、近几年自走式小麦机市场运行情况
从近几年小麦机市场走势图可以看出:
自2003年“非典”那年开始至2010年,小麦机经过了“大起大落”极不平稳的发展期,出现了2003、2006、2009年三个需求“高峰”,2004、2007、2010年三个市场“低谷”。2009年这个不平凡的“高峰”,严重透支了市场,使社会保有量骤增,全国平均机收率已达到86%,小麦主产省区的机收率已经超过90%。
在小麦机社会保有量大、用户收益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农民购机趋于理性。近两年小麦机年市场需求量维持在4万多台,但小麦机产品需求结构呈现全面升级,中原小麦主产区由传统2公斤喂入量产品向2.5公斤、3公斤、3.5公斤产品过度明显,2.5-3.5公斤产品需求比重大幅提高;东北地区由于近两年大豆种植面积减少,4公斤产品需求比重大幅下降,而6-8公斤大喂入产品需求比重上升。
2、近几年全喂入水稻机市场运行情况
从近几年全喂入水稻机市场走势图可以看出:
全喂入水稻机市场从2000年前后开始启动,市场发展晚于小麦机市场约十年,但是近几年在“大起大落”中社会保有量迅速增加,2010年全国水稻平均机收率已经达到了57.6%,在经过了2009年的销量大幅增长后,用户收益下降,投资回报周期延长,虽然全喂入水稻机进入补贴销售,但补贴对市场的拉动作用在削弱。
近两年全喂入水稻机市场需求总量呈现小幅下滑态势,但是1.8米及以上割副机型需求总量维持在3.5万台左右,同时产品结构需求发生较大变化,产品升级较快,一是继续向大割幅、大功率发展,如东北市场已经发展到了3.2米割幅、90马力;二是向新技术应用,如HST液压无级变速技术;三是向收割效率高、收割性能好的新技术平台产品发展。据统计,今年“单纵轴流”机型销售比重达到20%,同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双滚筒”机型销售比重达到25%,同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相反,最原始的那种传统机型销售比重占55%,虽然还占主导,但是销售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
3、近几年半喂入水稻机市场运行情况
从近几年半喂入水稻机市场走势图可以看出:
半喂入水稻机市场需求走势同全喂入市场基本一致,呈现波动需求特点,在水稻机快速发展的初期,因半喂入在收获水稻方面的种种“优势”,一度受到市场热捧,且在高额补贴的拉动下,年度市场需求总量一度突破1.1万台,但是随着全喂入水稻机产品性能的快速提升,尤其是近两年的“纵轴流”、“双滚筒”全喂入机型对半喂入水稻机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半喂入自2009年开始需求呈现逐年小幅下滑趋势。
从产品需求结构来看,半喂入仍以四行为主导产品,但是南方丘陵地区向2行半喂入机需求,规模种植地区5行、6行机型需求增长,产品需求呈现多样性。
4、2011年自走式玉米机市场运行情况
从近几年市场走势图可以看出:
自走式玉米机近几年在国家、地方的大力扶持和推广下,在产品逐步成熟的背景下,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局面,自2011年开始,市场销量突破万台。
从产品需求看,中原区域仍以三行自走机为主,同时两行自走机由于作业灵活、价格低廉今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东北、西北地区仍以四行自走机为主,同时利用四行机底盘拓展的小七行机由于行距的适应性较好,需求比重上升。不仅在收获行数上变化,在收获功能上也在不断拓展,带剥皮与不带剥皮的、秸秆粉碎回收型与秸秆粉碎还田型的、青贮型的、秸秆收集平铺型的、以及茎穗兼收型的,等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需求。
二、2012年及“十二五”期间收获机械市场展望
1、宏观环境
(1)有利因素
未来5-10年,中国经济发展将处于内在稳态平衡增长的趋势,而这一趋势正反映了中国经济战略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趋于软着陆的总态势,中国经济GDP仍会保持7%以上的增长率;
中国城市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到十三五末城市化率达58.5%;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2)不利因素
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各国央行陆续加息,货币政策陆续收紧,出口增长面临的外部环境趋于严峻;
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新兴经济体;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世界经济环境低迷和国内政策环境趋向紧缩的双重压力,经济增速放缓与物价较快上涨交织在一起,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持续走高,提升了行业的成本,一些低附加值中小企业受多重因素挤压,出现经营困难。
总体来看,2012年及未来几年宏观环境变化影响将主要体现在工程机械、汽车、房地产等行业,而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机械来讲,反而会受益于该经济发展转型期,在未来几年可谓是朝阳产业。
2、行业环境
(1)有利因素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将稳步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总体目标之首,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十二五”城镇化率将超过50%。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机械化要求更高;
土地经营逐步向集约化、田园化、产业化发展,种田大户将批量涌现;
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农机农艺融合度、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度进一步提高;
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广泛应用。
(2)不利因素
我国种植农艺多种多样,农机农艺融合还不够紧密;
农机社会服务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不够完善,对农机手的技术与服务支持不够。
总体来看,我们面临的行业环境变化均有利于农机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3、政策环境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对农机化发展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末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60%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农机工业发展政策》,进一步确保了农机工业快速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布实施以来,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国家补贴资金持续增加,2012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预计可达到或超过200亿。
总体来看,国家紧密出台的系列政策和目标,以及国家补贴资金的不断增加,为中国农机的良性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4、十二五期间收获机械市场走势判断
在判断各业务市场走势之前,首先对各业务从“市场成熟度”、“产业成熟度”两个维度综合作一分析判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模型:
我们根据“市场成熟度”和“产业成熟度”两个维度,把各业务分为成长Ⅰ型、成长Ⅱ型、成熟Ⅰ型、成熟Ⅱ型四类。
成熟市场与成长市场的分类界定:从市场容量、结构变化、用户特征的角度进行描述。容量饱和、结构稳定、用户成熟的市场称为成熟市场。反之,为成长市场。
成熟产业与成长产业的分类界定:从产业组织、竞争格局、产业链及产品构成的角度进行描述。产业组织成熟、产业集中度高、竞争格局稳定、产业链完善、产品丰富的产业称为成熟产业,反之,为成长产业。
(1)自走式小麦机业务判断
自走式小麦机业务经过多年运营,从“市场发展”和“产业发展”两个维度来看,小喂入量自走机已经进入市场成熟期和产业成熟期,也就是处于“成熟Ⅰ型”阶段;大喂入量自走机则呈现出市场成熟、但产业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的特点,也就是处于“成熟Ⅱ型”阶段。
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原区域小喂入量自走机面临的市场环境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如中原区域机手收益的不确定性,小麦机补贴政策变化的不利性,小麦机补贴额度有可能下降及取消等不利因素。同时,根据前面分析中原区域小喂入量自走机已经进入“市场成熟、产业成熟”期,社会保有量大,机收率高,用户购机更加理性。
东北地区大喂入量自走机需求平稳,进入市场成熟期,但是“旱改水”种植结构的调整也使得大喂入自走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预计4公斤产品需求下降,6公斤需求平稳,7-10公斤需求上升。另外根据前面分析,大喂入产业发展还不成熟,预计大喂入在明年、乃至今后几年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
综上判断,预计十二五期间整体市场需求将会进入平稳期,中原区域2-2.5公斤小喂入量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将占据主导,同时向3-4公斤升级发展。年需求量在3.5-4.2万台之间。
预计2012年整体市场需求较2011年将出现下滑趋势,需求总量预计3.6万台左右,下滑10%左右。其中2-2.5kg系列需求比重预计占70%,下降3个百分点,3kg系列占17%,增长2个百分点,4kg系列占5%,下降1个百分点,6kg及以上系列占8%,提高1个百分点。
(2)水稻机业务判断
从“市场发展”和“产业发展”两个维度来看,履带式全喂入水稻机均呈现出快速成长的特点,处于“成长I型”阶段;半喂入水稻机则呈现出市场成熟但产业不够成熟的特点,处于“成熟II型”阶段。
预测十二五期间,宏观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市场、产业成熟度,都将对全喂入水稻机市场的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1.8米及以上割副全喂入水稻机需求总量较为稳定,需求总量预计3.5-4万台左右。
从产品结构来看,全喂入水稻机基于HST液压操纵基础上的“纵轴流”和“双滚筒”机型需求比重将进一步提高,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3-3.2米大割幅全喂入水稻机将会进一步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半喂入水稻机受“纵轴流”、“双滚筒”全喂入新技术产品的冲击,尤其是双季稻作业地区,但由于半喂入在水稻收获作业时的损失率、破碎率和作业效率上仍然占据着明显优势,而且优质稻米和实验稻田收获首选半喂入水稻机已成为用户的共识。需求总量预计会继续呈稳中有降的趋势,在0.6-0.8万台之间。同时水稻种植区域地形的不同,仍以4行为主,但2行、5行及以上半喂入需求的多样性将进一步呈现。
预计2012年全喂入水稻机需求总量将“反弹”上升,需求总量预计3.5万台左右,同比增长约10%;半喂入水稻机受“纵轴流”、“双滚筒”全喂入新技术产品的冲击,需求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在8000台左右。
(3)自走式玉米机业务判断
自走式玉米机近两年在政策拉动和潜在需求增长的双轮驱动下,市场快速成长,但从“市场发展”和“产业发展”两个维度来看,均呈现出很不成熟的特点,处于“成长I型”阶段。
预测十二五期间,自走式玉米机市场在政策护航、源发性需求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下,继续保持泛高性成长趋势已成定局。年需求总量预计在2015年将会达到3万台。从产品结构来看,因玉米种植农艺的多样性、农田规模化种植和个体种植的差异,导致自走式玉米机呈多样化需求。收获行数包括两行、三行、小四行、大四行、大五行、小五行、小七行,甚至发展到小九行;收获功能上包括带剥皮与不带剥皮的、秸秆粉碎回收型与秸秆粉碎还田型的、青贮型的、秸秆收集平铺型的、以及茎穗兼收型的。
2012年自走式玉米机需求总量将继续快速增长,预计会达到60%以上的幅度递增,需求总量2.5万台左右。
总的来看,近几年在国家补贴政策的拉动下,我国农机市场经过了一段高速发展期,小麦机、水稻机、玉米机社会保有量增长较快,尤其是小麦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未来几年,在国家补贴资金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小麦机市场需求将降温,以更新换代为主;全喂入水稻机市场稳中有升;半喂入水稻机市场稳中有降;自走式玉米机市场将呈梯度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