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机流通行业情况解析

发布时间:2014-10-10

    农机流通,是连接农机生产和农民用户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村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农机流通在服务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机工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农机流通行业是由从事农业机械营销工作的各种经济成分的农机公司、农机大市场以及农机生产企业的销售部门组成,其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我国农机流通行业是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的一个行业,过去受惠于“全民办农机”所带来的“拔苗助长”式的增长,国有农机流通体系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短暂繁荣。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国有农机流通企业在劳动用工、分配方式、激励及约束机制等方面无法满足市场需求,80%以上的国有农机流通企业破产、转产或停业,20%左右的企业通过改制重组的方式生存下来。在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国退民进”的政策引导下,国有经济成份逐步退出农机流通行业。国有农机公司有的破产关门,有的改制重组或分化,股份、民营、个体农机流通企业得以兴起和发展,新的多元化的农机流通格局初步形成。

    2004年及以后,《农机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国家开始实行农机购置补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业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农机流通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个发展机遇期,大部分国有农机公司完成改制重组获得新生;新兴民营农机流通企业由于管理体制比较先进、经营机制灵活,发展较快;部分农机生产企业(集团)组建了比较强势的市场营销部门(公司);连锁、代理、配送以及品牌店、形象店、农机有形市场等新的流通方式蓬勃发展。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