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19日晚发布消息,决定自3月2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分别提高600元/吨,全国平均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44元和0.51元,中国已走上了高油价的“快速发展时代”。油价的大幅上涨,对农业生产、农机作业和农机化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相关调查。
一、油价上涨对农机作业和安全管理的影响
(一)油价上涨提高了农机作业的成本。目前,大部分农业机械归农民个人所有,农机作业成本中油料费已成为其最大的因素。据一位有经验的农机手初步估算,仅柴油一项,一台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如果按一季收获小麦1200亩、玉米600亩计算,需消耗柴油6吨,那么就要增加作业成本3600元。以我县一农机大户为例,他拥有2台大型拖拉机和1台联合收割机,“三夏” 、“三秋”两季要耗柴油30多吨,这次柴油价格提高600元/吨,就要增加油料成本1.8万元,这就直接导致了成本大幅提高,经营效益下降,从而就增加了农机手的作业负担。另外,我县灌溉主要以小型柴油机械为动力,以前浇一次水每亩要15-20元,这次油价上涨后,每亩就要增加2-4元的成本,如果加上耕、种、收,仅油料成本全年每亩就要增加成本200元左右。
(二)油价上涨降低农民购机、用机热情。由于柴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许多前来办理业务农机手反应:“购机补贴让老百姓得了实惠,是个好政策,可柴油价格一涨现在是买得起,用不起了,也打消了今年买一辆联合收割机的念头。”由于柴油涨价,农机经济效益明显减少,农民投资购机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出现了部分农机闲置的情况,有的甚至要卖掉曾让他们致富的农用联合收获机。
(三)油价上涨影响了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由于柴油涨价,作业成本增加,经营效益减少,部分农机手将机械封存闲置,既不愿参加培训,也不愿参加年审、年检,有的新购机具也不上牌,导致年审、年检、挂牌率下降,农机化生产的不安全因素将大大增加。
二、对策与建议
1、要加大对农机作业的燃油补贴力度,并把补给种地农民改为直接补给农机户,谁作业补给谁。
2、加强协作,保障农机作业用油。政府应与当地石油部门建立经常性信息沟通制度,加强双方联系与沟通,把农机用油供应各环节包括重点农忙季节农机生产的确切时间、农用机械数量及分布情况、农机用油的需求量等方面工作衔接好、落实好。
3、强势宣传,服务到位。政府应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做好保证重点农忙季节农机用油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消除了农户和机手的后顾之忧。农忙时节在醒目位置悬挂“保证农机用油供应,支持农机生产”的条幅,并协调各级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让农民放心,群众满意,保证柴油的充足供应。同时,根据农户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送油到田间,服务到机手”等便农活动,深入到农户、到田间、到地头开展流动加油服务。
4、加强监督检查,保障到位。在三夏、三秋等重点农忙季节,价格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加油站销售检查的力度,强化价格监督检查,加强对农用柴油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超出国家规定价格水平销售柴油,囤积居奇、哄抬柴油价格、变相涨价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机柴油市的稳定和价格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