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农业机械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和普及,为了规范农机作业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提高农机户的收益率,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对我市的农机作业市场进行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广大农民在我市的农机化的进程中受益匪浅,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一、德兴市农业机械化概况
1、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德兴市紧紧抓住国家政策继续向“三农”倾斜,特别是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出台的良好机遇,坚持立足市情,审时度势,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中小型动力及配套机械,普及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目前,我市农机总动力达21.3万千瓦,比上一年增长了13.4%,机耕面积15.9万亩,机耕率达87%,机耕水平提高6%,机收面积达10.7万亩,机收率达到65%,机收水平提高7%,机插面积已达4600多亩,实现了机插面积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我市大中型拖拉机(变型拖拉机)保有量为1000余台,联合收割机290多台,手扶拖拉机1550多台,插秧机20台,茶叶修剪机10台,配套农具1000余台,小型农机具920多台.由于国家优惠政策的拉动,农业机械特别是大型机械的增长速度较快,1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发展到11户,乡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2个,村级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到20多个,达到“五化“标准的农机合作社发展到2个,农机从业人员达到1000余人,我市农机化经营总收入7000万元,利润1800余万元,人均增收近65元,。农机化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全市基本形成动力配套、门类齐全、一机多用、技术先进的耕、播、收、脱、加、运的现代农机装备格局。
2、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作业技术得到了推广与普及
农机部门结合我市山区特点,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大力实施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以开展“推进机插秧,创建高产县”活动,进一步加强机械化插秧推广力度,以及设施农业、畜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通过现代化农机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劳动效率,使我市的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已达80%以上。
3、农机合作社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一是充分发挥了农机合作社的作用,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农田作业、农运运输、农机维修、农机供应、农副产品加工“五大”农机服务产业;本着“正确引导、群众自愿、互惠互利、统分结合”的原则,广泛吸收社员,定期发布政策、技术、信息,实行“统一调度、统一机具、统一标准、统一收费”的作业方式,搭建农机服务平台,整合农机资源,发挥整体优势;二是注重发挥市农机服务组织的新机具展示、演示、服务的窗口作用。积极开展示范作业,正确引导农民选机、购机、用机,实现服务和效益最大化;三是积极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扩大培训农机经纪人队伍,鼓励民间合作服务组织、民间供应、销售、维修等服务队伍。到目前,我市1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发展到11户,乡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2个,村级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到20多个,达到“五化“标准的农机合作社发展到2个,农机从业人员达到1000余人,彻底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有机户作业难、无机户难作业等问题,实现了上下贯通、左右协调联动的服务格局。
二、德兴市农业机械作业收费及柴油耗量情况
(一)机械耕地
作业费在每亩110元左右,柴油耗量为每亩4公升左右;
(二)机械插秧
作业费在每亩150元左右,油耗量在每亩2公升左右;
(三)机械收获
主要水稻联合收割,每亩作业费为120元左右,柴油耗量在每亩5公升左右;
三、存在问题
1,客观因素:山区田块零散,呈不规则形分布,田土依山傍水,不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乡村机耕道建设滞后,田间地块的机耕道建设满足不了农机的需求;乡村年轻劳动力缺乏,真正留在土地上耕作的劳动力大多是老弱劳动力,他们掌握先进农机技术难度较大;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薄弱,从事农机推广的人员紧缺,经费不足,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机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
2,由于柴油价格上涨,农业机械作业费有所上涨。农机户采取负担转嫁,农民负担加重。由于油价上涨,造成作业成本增加,农机户不愿单方面承担,因而想方设法提高作业服务费价格,从而使油价上涨造成的负担最终转移到农民身上。如水稻机收每亩平均120元,上涨了10%;机械耕作平均每亩110元,上涨了13%,增加了农作物生产成本,降低了农业收益,减少了农民收入,这与其他农资如种子、化肥等价格上涨因素叠加在一起,大大抵消了政府种粮补助的社会效益,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农业柴油不能保证供应,一些个体油贩趁机抬价。今年全国柴汽油价格调整后,由于国内国际市场之间仍存在着价格差距,国内石油企业市场供应积极性不高,市场供应经常断档,最严重时各加油站(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所属)限量供应,每次每台只许加100元的柴油,不少机手经常不得不中断正常作业,加油后再干;与此同时,一些油贩趁机抬价,既严重影响了农机作业效率,又抬高了农机作业费,加重了农民负担.
4,农机合作社的职能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农机作业市场混乱局面亟待整顿。由于近年来农业机械拥有量不断增加,加之外地散户机手的无序进入,市场无序竞争现象比较严重,突出表现为:作业农机数量暂时相对不足时,农户之间相互争抢,机手趁机抬价;作业农机数量相对饱和时,机手之间互相压价,此种现象的存在,既不能保护农民的现实及长远利益,也不利于农机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四、几点建议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各级各部门都应从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尽快解决目前农机作业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一、加强市场宏观调控,努力稳定石油产品特别是农用柴油的市场价格,最大限度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保护来之不易的农民种粮积极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保证农用柴油的市场供应。特别是国有石油企业应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国内市场产品价格不断提高,政府不断加大财政补贴的情况下,理应充分保证国内农业柴油的市场供应。必要的话,政府可建立专门的农用柴油供应通道,稳定市场供应。
二、加大各类先进适用农机具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农机行业是个弱势行业,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机行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农机生产、销售企业要积极利用各种条件宣传自己的先进适用产品。二是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农机宣传“绿色通道”,使农机产品在各个大众媒体上的广告宣传费用减半或免收。三是农机推广部门要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各类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力度。让农民群众了解、认识和使用农业机械。
三、加大政府行政干预力度,将农业机械作业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格范畴,适时发布调整农机作业收费指导标准,引导机手合理收费,依法处置不正当竞争者,稳定农机作业秩序,促进农机作业市场健康发展。
四、进一步强化农机合作社的职能作用,实现农机行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