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县:下岗工人搞发明 服务村民乐趣多——老邓和他的八项农机专利

发布时间:2014-10-10

    新华网南昌5月27日电(胡晨欢)五月下旬的江西吉安阴雨绵绵、空气清新。在当地一家名为“南方”的农机超市里,10几个前来购买农机的村民,把超市的老板邓党生团团围住。

    “这台插秧机是国家支持的产品,国家补贴900块钱,你们只需要出3600块;这款机器是最新的,用起来比较节能……”  今年55岁的邓党生,只有初中文化,曾是江西省吉水县的普通农民。1991年从江西省吉水县苎麻厂下岗后,他一直筹划开办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

    和其他农村的孩子一样,邓党生儿时大部分课余时光,是与水田和老牛为伴。从小耕种深感手工农业生产的艰辛,加上对机械制造的痴迷,很早他就怀有搞农业机械发明的梦想。1996年,邓党生凑齐了4万元人民币,与人合伙办起了一家名为“群欢农业机械制造”的公司。

    由于传统的脱粒机工作效率十分低下,用起来非常不易,办起公司后,邓党生一直关注行业内外有关脱粒机的消息。1997年4月的一天,邓党生被某电视台的一则介绍农用脱粒机的广告深深吸引了。广告称,农民只需在脱粒机上加上一层尼龙网,脱粒的效果会大大提高。当听说一些朋友试用后效果还不错,邓党生便疯狂地采购了一百多台,可谁知,这次草率的尝试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稻草一插进去,把网就卡住运转不了,运转不了就脱轨……”草率的投资让邓党生一下子损失了8万元,但他并没放弃搞农用机械的理想。他下定决心,要自主研发新型的脱粒机。

    经多年精心研究,终于有所突破,邓党生发明了一种能够解决问题的新产品,并把这项国家批准的新专利产品命名为“具有扬谷功能的新型脱粒机”。

    邓党生介绍:“这种脱粒机的特点是在脱粒机底脚平卧的木杆两头,前后连接两个滚筒轮,滚筒轮的两端用密封板封住,密封板中间为轴承,滚筒轮的中心轴套在轴承上,与平卧木杆连接,以达到快捷脱粒的目标。”

    在随后的日子里,邓党生一鼓作气发明了机动和手动两用脱粒机等农业生产中所需的“耕、插、播、收”机械,加之前的新型脱粒机,一共获得了八项国家专利,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机发明家。

    “办了这个农机超市,可以把农机集中起来,让农民在挑选时,相互间有个对比,我觉得这样挺好。”邓党生说。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