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机院院长李树君
李树君指出,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用不到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但是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关注的战略性目标。“十二五”期间,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我们国家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对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人口的刚性增加、土地的刚性减少、环境的恶化,包括气候变暖等因素,导致增产增收、改善农民收入的唯一出路集中在了机械化上面。
中国的农机工业和农机化事业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及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未来农机工业和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我国农机工业和农机化事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战略性时期。目前,中国的农机化发展以及中国的农机市场已经全面进入国际化时代,大型跨国公司已经充分进入中国市场,民营企业也开始全面进军农机工业,农机工业已经进入群雄争霸的时期,但是与发达国家也是存在着差距。
中国农机院成立于1956年,走过了不同的历史时期;1999年开始正式变为央企;2009年正式进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十一五”期间,中国农机院科研投入将近4亿元,年均增长27%,形成了以科技支撑产业,产业回馈科技的良性循环。在品牌建设方面,李树君指出,我们的很多品牌在社会上都很有影响力。经过10多年的建设,农机院已经形成了遍布全国的5个工业园区,12个制造基地,1个科技工程园。2011年产值突破40亿元,在过去的3年中收入翻了一番,利润2亿多元。“我们的收入当中,农业装备占了51%。”李树君如是说。
农机院通过10多年的企业化运行,目前形成了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以高端产品制造为核心的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公司。李树君说:“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百亿级企业,塑造百年企业文化,打造中国农业装备的新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