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武功乡后营村村民张宗贺,凭着自己发明的10多种农机,不但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发明家”,还兴办了农机制造厂,又成为“农民企业家”。3月20日记者采访了张宗贺,了解到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1983年,张宗贺高中毕业。1984年,被招入一家机械厂当工人,勤奋好学的他,很快便成了技术骨干。1991年,怀揣梦想的张宗贺辞职南下打工。
在外打工的几年里,张宗贺凭借聪明和勤奋不仅学习到了机械加工机具的修理、模具制作等技术,而且还摸透了企业的管理办法。
1998年,张宗贺决定回乡创业。返乡当年秋天种玉米时,张宗贺发现老式播种机的两大问题:一是用种量大;二是播种深度不一致,造成出苗率不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便自己动手一步一步改进,经过两年多时间,终于研制出了新型点播机。新型点播机不但弥补了老式播种机的缺点,还实现了播种株距一致,避免了出苗后人工剔苗造成的浪费。村民们试用了他的新型点播机后,纷纷夸赞。2003年,张宗贺的新型播种机获国家专利。
此后,张宗贺的农机发明一发而不可收拾。他陆续发明出小型房顶晒粮吊机、拖拉机带动的喷药机、玉米人工脱粒机、玉米秸秆青饲料收获机等,获国家专利10多个。
靠着自己的发明,张宗贺办起了自己的小型农机加工厂,3年多时间,销售额从最初每年60万元左右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万元,生产的产品被农业部列入农机补贴目录。
谈及自己的梦想,张宗贺激情洋溢:“初步测算了一下,如果有500万元资金,我的加工厂便能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