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岛)国际农机展闪亮登场

发布时间:2014-10-10

    近日,中国(青岛)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约翰迪尔、爱科集团、乐星农业装备等国际知名企业与中国一拖集团、福田雷沃重工、山东时风集团、山东五征集团、山东常林集团等国内著名企业以及九方泰禾国际重工(青岛)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宏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青岛当地企业一起参加了展会。多数参展企业带来了针对今年国内市场最新研发生产的新产品,为展会成为国内外高端、前沿农机设备的展示平台开了好头。

    展会上,小麦机市场的“老大”福田雷沃重工展位展示了最新的GE50型大喂入量小麦收获机。作为今年“三夏”市场的升级产品,该机在展会上一亮相便引来了诸多关注的目光。据该企业在展场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小麦机市场大喂入量产品需求增长势头迅猛,GE50这款产品有望在今年成为福田雷沃重工小麦机的主销产品,逐步取代以往的2—3公斤喂入量小麦机,成为主力机型。山东金亿公司也带来了全新升级的小麦、玉米收获机械,山东常林公司也带来了全新研发的稻麦联合收割打捆一体机、中小型玉米收获机、花生收获机等2013年市场主打产品,展会现场可谓精彩纷呈。

    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高明飞表示,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部门之所以支持举办这次展会,主要目的在于搭建一座向国内农机行业展示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装备的展示平台,展会的两个重要定位就是高端和国际化。就行业范围来说,目前,我国农机制造水平与欧美国家差距很大,深刻认识到我国农机制造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有助于尽快提升我国的农机制造水平和创新能力。国外有德国汉诺威、法国SIMA等许多高水平的农机展览会,然而,并不是每个行业人士都有条件、有能力去国外观展。在国内举办一届代表国际先进、前沿技术水平的展览会,可以让更多的国内人士、农机用户对国内外的农机产品、技术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促进行业整体实力的提升也有积极意义。就山东省的情况而言,目前,山东省已经基本解决了主要粮食作物的耕种收全程机械化问题,可以说是完成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第一步。然而,即使在农机化事业走在全国前列的山东省,丘陵山区机械化以及花生、水果、中草药等经济作物机械化上仍然只是刚刚起步,大多数经济作物根本没有相对应的机械产品。山东省近一半的农业人口都在从事这些作物的生产,主要生产方式仍然是繁重的手工体力劳动,而国际上经济作物也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在这一点上,国内外农机的差距更为巨大。因而,将更多适用于丘陵山地和经济作物生产的机械装备引入中国(青岛)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将成为今后办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据斯图加特展览(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钱军介绍,主办方将中国(青岛)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定位于高端和国际化,从展会现场来看,办展效果令人满意。本届展会得到了山东省农机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快速提升办展规模本不是难事,但办展方并未这样做。钱军表示,展会将牢牢把握高端、国际化的定位,使展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内外新产品、新技术的交流平台。斯图加特展览(中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德国斯图加特展览公司是一家专业性很强的国际化展览公司,办展经验、资源丰富,与国内外许多企业都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对于尽快实现展会的两个定位,钱军表示很有信心。

    展会同期还举行了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本报与德国斯图加特展览公司、山东省农机化协会、山东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联合举办了“2013青岛国际农业机械化论坛”,以“农机国际化与智能化”为主题,深入剖析了当前世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当下山东乃至全国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出路。由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等单位举办的中德农业经济发展论坛、由《农业机械》杂志社主办的花生全程机械化发展研讨会等活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届展会由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协会、山东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德国斯图加特展览公司主办,南京斯图加特联合展览有限公司承办,青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协办。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