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儿用起安逸,再也不担心烟地提埂请不到劳力了。”4月12日下午,驾着铁牛轻松提埂的六塘乡龙池村烟农邹军成自豪地说,以前提埂1亩要两个人搞两天,现在两个人一天可以搞5亩,而且不再弯腰驼背,很轻松。
邹军成说的“这玩意儿”就是在旋耕机装上“飞毛腿”改装成的提埂机,想到这个事的是我县“种烟大户”、该村烟农姚天文。
“几十年来,龙池村的老百姓一直靠种烤烟为生,也是我县烤烟主产区。”该乡党委书记李万里说,当地老百姓一直在烤烟生产上摸爬滚打,也在生产过程中不断革新技术、寻找窍门,提埂机就是烟农姚天文等借鉴辣椒机械化生产中的技术想到的。
“种植烤烟是比较艰苦的劳作,尤其是提埂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时间紧。”姚天文说,去年冬闲时节,他通过上网、跑书店等查阅了不少资料,借鉴辣椒机械化提厢设备,结合烤烟生产实际,制作草图,通过农机经销商向生产厂家定制了两套“飞毛腿”——螺旋形卷轴。
春节后,他收到定制的“飞毛腿”如何之宝,立即与当地几个村民一道将旋耕机改装成提埂机,开到地里试验。
“轰隆隆”的机声,引来不少烟农,大家争相操作,都觉得“这玩意儿”不仅好使,而且效率高、劳动强度不高,并纷纷找姚天文联系厂家生产。
“以前的这段时间,我们是最心焦的,不仅要开销不少工资,最恼火的是很难请到劳力。”该村烟农付本银说,现在用上了提埂机,两个人一天完成5亩不是问题,而且提的埂很标准,人也不弯腰驼背,很轻松。
“一个小小的技术革新,每亩烤烟可降低生产成本100元左右,老百姓也不因劳动力紧张二苦恼了。”采访中,该乡乡长谭友其说,该乡目前正与农机生产厂家联系,明年烤烟提埂将全面推行机械化。
烟农正驾着提埂机轻松提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