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双峰采取五项措施做大做强农机机电产业。一是调整发展思路,实现逆势上扬。在“五位一体”与“三个整合、三个创建”的基础上,根据农机产业发展现状,审时度势提出了“深度整合、整体提质”的发展思路,推进产业纵向整合,错位发展。引导龙头企业领军科技大农机,着重做强;引导规模企业激活生产要素,着重做大;引导中小企业领军小农机,着重做活,从而引领企业由低水平的价格竞争转向以科技为主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在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实现产值15.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00万元。二是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为规范组合米机市场,成立了农机机电行业协会米机分会,牵头制定了《米机产业发展公约》,对米机企业在补贴操作中的某些被动违规行为做了重要探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三是完善产业链,加强产业优势。在农机产业实现产销两旺的同时,着力加强产后服务。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金地农机销售有限公司荣获“第十次全国农机流通行业优质服务创新标杆单位”;整合企业的销售资源,筹建了网上销售平台,搭建了境外销售平台,进一步开拓了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农机春季展销会、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深入中国一拖、江浙等地的知名企业学习考察,充分展示了“中国碾米机械之乡”的良好形象,转变管理观念与营销理念。四是强化人才队伍,提供坚强保障。今年上半年,全县规模农机企业从外地引进职业经理、总工、高工等特殊技术人才7名,还提请县委采取“特需特办、特才特编”的措施,拟向全国公开招考1名博士研究生入企任高管。五是突出自主创新,调整产品结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争创驰名商标。农友“好运来”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自主(合作)研发的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挖掘机等新产品批量入市;29家企业、59个品目、90种型号的机具纳入补贴目录,其中收割机、插秧机、挖掘机、杀青机、烘干机等机具的补贴额度达1万元以上,改写了靠米机打天下的“小农机”历史,形成了涵盖农业生产耕、种、收、加全过程的科技“大农机”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