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激情打造农机服务“航空母舰”—农机局先行先试创建农机大市场纪实

发布时间:2014-10-10

    “要通过项目建设,点燃激情,奋勇争先,竞相发展,自加压力,超常发展。”这是市委向全市干部发出的召唤,是推动全市转型跨越新的进军号角。运城农机大市场的创建,正是运城市农机局一班人响应市委号召,为发展运城现代农业先进装备,建设美丽河东大美运城而激情奋战,凝心聚力打造的品牌项目。

  今年3月21日,对全市农机户来说,是一个大喜的日子,运城农机大市场这艘“航空母舰”隆重起航了。它的正式投入运营,开启了全市农机流通流域整合规范的先河,有力推动了运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伟大征程。

  运城农机大市场,是我省目前唯一的农机化专业市场,也是全国目前唯一的具备“一站式”服务功能的农机化市场。市农机局一班人结合运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在创新发展理念、销售载体、集约审批和补贴方式上先行先试,迈出了农机系统综合改革试验的关键一步。运城农机大市场也为此成为被市行政审批改革领导组授予“全市服务窗口示范点”铜牌的唯一单位。

    创建农机市场打造“航空母舰”

  驱车驶入位于空港南区的运城农机大市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台整齐排列的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在布局合理的办公区、展示区和服务区之间,掩映着绿树和红花。农机户在精心挑选着自己中意的农机具,脸上绽放着幸福满意的笑容。“这要在过去,怎么都得跑上个十来八回,花十来八天时间!”万荣县西村乡北仁村一位村民慕名来到这里,选购了一台拖拉机。不到3个小时,他就办完了从择机、贷款,到挂牌、购机补贴等十多道手续,驾驶着心仪已久的东方红“954”型拖拉机,高兴地踏上归程。

  为有效解决我市现有农机产品流通点多面广、规模较小、经营分散、功能不全和管理缺失的问题,市农机部门从2012年11月开始,经过对金桥农机公司改建、扩建,打造了这艘功能齐全的农机服务“航空母舰”。

  如今,这个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约22600平方米的农机大市场,已吸引了11家规模以上农机销售企业入驻,各大知名品牌的农机具应有尽有:国产的“五征”、“奇瑞”,美国的“约翰迪尔”,日本的“久保田”,国字号的“金桥”、“运汽”,民营的“凯凯”、“运泽”,仅两米幅度宽的旋耕机就有30种,50马力以上的大功率拖拉机有40种。目前,市场内各种品牌农机具达3000多个,产品可比性大,价格透明度高,购机选择面广,农民购置农机具再也不用东奔西走了。

  集中销售,对农机具经销商来说,也有很多好处。夏县明尚农机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吕高明说:“自从咱的公司从水头镇搬进市场后,销售区域已扩大至运城13个县、市、区,而场地租赁支出却减少了七成,物流、宣传等费用每年也能节约10万元以上,真是一举多得。”

  下一步,该市场计划再扩大规模,力争将把全市具备农机具补贴资质的20家规模以上销售企业全部吸纳进来。

    管理职能前推服务窗口前移

  “农商行”、“农机监理”、“农机补贴”……走进农机大市场内的农机购置服务大厅,为农民购置农机具提供数十项服务事项的所有窗口一目了然、规范有序。市场管委会主任赵贺惠说,大厅早9点上班,中午不休息,下午办完全部业务才下班,最晚有时能到半夜12点左右。推行一站式办理,各地农民和经销商在市场内即可及时办理全部相关业务,再也不用费心费力费时间折腾了。

  “农机补贴手续繁琐吗?群众满意吗?农机贷款发放快不快?有没有风险?”

    5月24日,市委书记王茂设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殿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荆青莲,副市长王健康,市政协副主席潘和平等陪同下来大市场调研时,亲切地询问有关情况,并对农机大市场的工作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市农机局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惠农的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特别是抢抓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机遇,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建立了初具规模、功能完善的农机大市场,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农机大市场今后进一步分析研究、加强管理、扩大规模,积极开展网上交易,在管理、审核、验证、考证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不但要满足运城市场需求,更要满足中原市场需求。市委书记的这次调研,更加坚定了市农机局一班人的信心,他们表示要激情燃烧,奋勇争先,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市委、市政府“五大战略重点”、“三个强化”、一个机制重大决策实践之中。

    农民购机贷款企业提供担保

  值得一提的是,九年来,我市农民购置农机具结算方式一直是“差价购机”,而今年首次实行“全价购机”,即购机农民在当地农机部门领取购机指标确认书后,先全价购买机具,经农机主管部门核实、公示无误后,编制《农机购置补贴发放明细表》,报送县财政局审查核实后,再将机补资金打入购机者的银行卡上。

  凡在运城农机大市场购机者,县级农机管理部门未进驻的,由市农机管理部门派驻机构代办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监理相关手续,实行售机、保证贷款、挂牌报户、机具核实、结算核实“一站式”服务。然而实行“全价购机”后,农民购机时需先行付清全部款项,负担加重不少。于是,市农机局积极与市财政局、市农村商业银行协调,在全省率先推出“农机贷”、“富农卡”业务,在服务大厅内设立工作台,现场为购机农户办理保证性贷款,贷款上限可达8.3万元。这种由农机销售企业提供担保和利息结算的信用贷款,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购机负担,也使农民和经销商各得其所,实现了共赢。

  6月7日,市长王清宪在农机大市场调研时,对购机贷款、经销企业联保的先行先试创新做法大加赞扬,认为农机部门创新服务“三农”方法,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了一件大好事。

    创新发展理念拓展服务功能

  “什么车前轱辘大后轱辘小?什么车前轱辘小后轱辘大?什么车前后轱辘一样大?”日前,在农机大市场内一家农业机械销售有限公司组织的农机户培训会上,几十名农机驾驶员听得津津有味。连日来,农机大市场内的多媒体会议室活动不断,驾驶员培训、售后技术服务培训……场场爆满,深受农机户欢迎。

  “我做农机销售21年了,过去开展用户培训,得四处找宾馆借地方,费用动辄得几千元,现在市场会议室免费让用,学员免费用餐,真是太方便了!”保胜农机公司总经理康保文高兴地说。

  如今,集农机具展示销售、农机具补贴贷款、农机具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牌证办理、维修配件、售后服务“七位一体”的农机大市场,真正成了一个农机服务的“航空母舰”,农业部农机化司副司长刘恒新及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先后莅临调研指导。作为运城农机大市场的决策者,市农机局局长张建设立说立行,还有更长远的打算。他深知,作为市场化运作的农机大市场,发展理念也是生产力。在他的大力倡导下,运城农机大市场科学制定出了“1234567”的总体思路:“1”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即不求最大,只求最好;“2”就是发挥两个优势,即优惠贷款、优质服务;“3”就是建成三大基地,即新型农机名优产品展示展销基地、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演示基地、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高培训基地;“4”就是树立四个理念,即立足大农业、培育大市场、发展大农机、服务大运城;“5”就是坚持五化发展,即专业化、新型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6”就是实现六个功能,即农机销售、补贴贷款、技术培训、牌证办理、配件供应、售后服务;“7”就是做到七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百姓、有利于效率、有利于监督、有利于管理、有利于交流、有利于安全、有利于发展。

  围绕这一总体思路,运城农机大市场新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坚信,运城市农机局一班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定会点燃一切能够推动运城农机事业创新和发展的激情,在打造农机流通企业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平台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行,为实现“美丽河东、大美运城”创造新的发展传奇!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