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工作尚未完全结束,各大玉米收获机制造厂商就把目光瞄向了下半年的热门产品--玉米收获机,于是,各品牌玉米收获机产品演示会你方唱罢我登场,场面好不热闹。从各玉米收获机制造厂商争相召开产品演示会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今年的玉米收获机市场是多么的重视与 渴望。
资料图
纵观近几年我国玉米收获机市场走势,我们发现,7月已经成为市场启动的前奏。以2013年为例,我国当年累计销售各种型号的玉米收获机7.1万台,同比增长29.1%,而从月度环比分析来看,7月环比增幅高达114%,不仅增长速度为全年之冠,月度需求量也开始高位运行,我国2013年玉米收获机市场需求高潮的正是始自7月。
如今半载已过,2014年7月已悄然来临,这也意味着今年玉米收获机市场需求高潮即将来临。在经历了2013年市场如同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的走势之后,2014年中国的玉米收获机市场形势如何?相信这是所有玉米收获机从业者的关注所在。据农机360网记者观察,维持我国2014年玉米收获机市场高速运转的因素依然存在,玉米收获机市场的基本面仍然向好,前景值得期待。
国家支持力度不减
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2010年,农业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通知》,它的出台为全国玉米收获机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确立了新目标,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随之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农机化工作的重头戏,这也意味着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地方对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的重点支持将是持续的。
国家在玉米收获机械方面的补贴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在国家财政补贴资金的支持下,我国的玉米收获机市场不断上扬,玉米机收率一路攀升。数据显示,2011年,玉米收获机进入国家通用类农机补贴目录,当年中央财政用于补贴购置玉米收获机的资金达11.8亿元,地方财政补贴超过1亿元,当年新增玉米收获机近4万台,全国玉米机收水平超过33%;2012 年,中央财政用于补贴购置玉米收获机的资金达22.1 亿元,比2011年增长1倍,全年新增玉米收获机5.26万台,玉米机收率超过40%,比2011年提高6.5个百分点;2013年,中央财政用于补贴购置玉米收获机的资金达23.4亿元,地方财政投入补贴购置玉米收获机的资金达8887万元,当年我国累计销售各种型号的玉米收获机7.1万台,同比增长29.1%,玉米机收水平达到49%,比2012年提高7个百分点……
由于国家的农机补贴在引导产品需求上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因而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给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据农机360网记者调查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2014年各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的信心更强。之所以对未来市场保持乐观,是因为大家普遍认为2014年下半年用于玉米收获机的补贴资金将比去年有所提升,这对于玉米收获机市场而言是个福音,对于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而言更是一个重大利好。
市场刚性需求强烈
自2007年开始,玉米就始终保持着我国粮食播种面积首位的桂冠,2012年玉米产量首次超过稻谷,玉米开始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然而,在播种面积、总产量方面均拔得头筹的玉米却面临着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数字:2013年,贵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的玉米,其机收率仅为49%,而我国水稻的机收率超过73%,小麦的机收率更是超过92%!
玉米机收率相对较低这一现实,预示着我国玉米收获机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此外,在人工成本上升、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的情况下,机械化就成为农民收获玉米的不二之选。就目前而言,玉米收获机技术日臻完善,产品成熟度不断提高,已经初步满足了农民的基本需求,农民也由过去的怀疑、观望转变为抢着体验玉米收获机带来的便利与效益,这为玉米收获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目前我国玉米收获机的购机者除自用外,更多的是用来经营,即进行跨区作业。在跨区作业过程中,不仅机器得到了充分有效地利用,购机者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种示范效应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购机大军。此外,近几年我国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与散户相比,这一群体的购买力与经营意识更强,他们已经成长为玉米收获机的消费主体。他们的出现,为大型化、高端化、智能化的玉米收获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技术提升助推发展
多年来我国玉米机收率一直在低谷徘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玉米收获机技术不成熟、产品质量不过关、三包服务跟不上,造成机器可靠性和适应性差,用户体验度不高,这些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玉米收获机的推广与应用。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我国玉米收获机在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企业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及加工设备,全面推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国内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的实力得到了显着提升,正在由传统制造向现代制造进行转变,这为我国玉米收获机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与此同时,为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抢占有利位置,各主要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均在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强化售后服务能力,大企业坚持把产品做优、做强,力求引领行业发展;中小企业则把做精、做专贯彻到底,力争成为玉米收获机制造专家。这种基于提升技术和产品体验的良性竞争令人鼓舞,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玉米收获机的技术含量,进而推动玉米收获机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品牌成未来竞争主题
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国内玉米收获机在产品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方面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目前,国内玉米收获机大都集中于市场的中低端,而高端产品基本上被国外品牌所占据,这种情况无形中给人一种国内产品低端、国外产品高端的印象,不仅不利于国内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国内企业打造高端产品、树立高端品牌的努力。
据记者调查,在选购玉米收获机过程中,用户关注的焦点正在由价格向品牌进行转变,这一点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品牌已经成为这类群体购买玉米收获机时的首选因素。这种转变说明,当前的竞争已经由原来价格所主导的低端化竞争转变为以品牌、服务为特征的高级竞争,市场将由过去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集约化、内涵式增长。
面对市场的这种转变,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需要转变观念,开启新的发展模式、打造新的竞争优势。为此,各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需要加大创新力度、优化产品结构,力争开发出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同时,各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管理能力,运用现代经营理念打造现代企业,只有这样,国内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才能打破国外企业的封锁进入高端市场,也只有这样,国内的玉米收获机市场才能为中国企业所把控。
2014年,中国玉米收获机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化挑战为动力,充分利用每一个发展机遇,考验着中国玉米收获机行业管理者的智慧。我们相信,在国家及各级农机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玉米收获机产品不断成熟的情况下,根植于中国广阔玉米地上的玉米收获机前景无限,中国玉米收获机市场的未来发展,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