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体会到“生意”难做,农机生意也不例外,厂家有厂家的“难处”,代理商有代理商的“苦哀”。就当前而言,库存机消化是大势所趋,抢在政策关门前、抢在终止时间前完成库存机消化更是生产企业与代理商须共同面对的紧急问题。
然而,该如何做到两全其美?对此困局,很多同行使出浑身解数,促销让利抛库存齐上阵,但总感觉没有什么特别效果。国II机退出市场在即,今年的金秋销售旺季将是最后的处理时机。如果处理不当,国II机留下大量库存,主管部门势必按规定执法,让国II机彻底退出流通市场。这样一来,对企业来说就是一个高危风险。
谁都不愿意看到因时间关系,让曾经的“资源”成为废铁,因政策原因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然而,现实是,有些生产企业做好了国2转型升级准备,有些代理商仍无动于衷;也有很多同行因现金进货,把市场想象的太好,现实与目标悬殊太大,针对现金进货的库存机十个指头“打时”没主张。
其实,面对现实,笔者也在思考,农机人到底该如何面对市场、面对政策“时间线”?回避从来不是办法,“撤,退”都有存活和死亡的可能性。说三道四也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老说“?贴政策操作程序存缺”也不是办法。那么,到底该怎么办?不方我们从自身找原因找一条真正的出路。
一、逆势与顺势
笔者对“逆势和顺势”的理解是:
一是严格操作程序,坚决执行政策,抢在政策前、时间前,消化库存属正当消化称之为“顺势”。
二是“逆势”,即对政策的约束力无动于衷,我行我素,对目前农机市场仍“美梦”如初,当政策实施执行,他认为这样做“不合理”。临时抱佛脚“违规”操作,死在“政策执行力”上,成了农机市场洗牌对象。
二、政策内消化
政策内消化库存,是每一位同行思考的问题。所谓“政策内消化”国II机必须在10月15日前消化完所有库存。否则,政策实施对库存机影响很难说。
一是生产企业对国II库存机(包括代理商的国II库存机)都应该有一个明确措施、政策。
二是作为代理商应当主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力消化库存,对库存大的国II机,要有相应措施,确保降低最大损失,不能过分指望生产企业调剂调回。大家都清楚农机市场将越来越规范,如何在10月15日前处理市场、处理好库存。这是对我们农机人的严峻考验。
三、调剂与市场
对库存大的国II机,最好的消化办法就是市场调剂。市场调剂自然会涉及到政策的“宽限”度,和市场的转换。笔者对“调剂”的理解、对现金进货的国II农机产品,明知在10月15日前无法消化,这样就涉及到一个关键词:“调剂”是正当销售,是不以赢利为目的“保本、亏本”抛库存。
二是“调剂”会形成串户经营,同倒卖机具是不同性质的两个概念。“计划生育”二胎政策没有出台前,都属于超“计划生育”(罚款),二胎政策出台后,鼓励大家生二胎。这就是政策的时效性。希望我们同行在政策的把控上还是要认真研读,打好擦边球,达到既消化了库存也不违规操作。
上述观点,不一定符合同行口味,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我们的目的就是针对农机市场实际情况,共同探讨生存办法而已。
文章作者:童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