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于 帅
农业机械杂志社社长、知谷APP创始人
今年玉米机市场极为惨淡,前面几篇文章也做了重点分析,有人认为今年会出现断崖式下滑,但也有不少人认为,玉米机会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极度翻转,逆势增长。不管是哪一种判断,对主机厂、配套企业、经销商和用户,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今天,笔者不妨根据手头上掌握的信息,以及众多大腕儿当前的想法,综合梳理,系统性地全面扫描一下,到底玉米机市场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01 国三:不是最大影响,却是关键因素
玉米收获机需求总量下降并不多,在一定时间内,前面销售越少,后期爆发动能就会越大。国三不是影响市场的根本,却是这条时间线上的关键。
今年的市场,国三是迈不过的一道坎,虽然很多连国三为何物都不知道的大有人在,但如果把国三当做今年市场变化的内生力量判断,恐怕这样的企业就很难去考虑长远了,也注定会在国三的问题上吃很大的亏。
很显然,国三并不是影响农机市场内在变化的规律性因素。说白了,国三只不过算是政策影响的一部分。尽管农机受政策影响较大,国三却也不是最大的。
根据调查显示,影响玉米机市场的前两大因素分别是玉米种植面积/价格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玉米种植面积调减以及价格较低,很大地打击了玉米种植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这使得种植玉米的种植户,在玉米种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都压缩了投入预算。
投入预算包括种子肥料及中耕管理,当然也包括玉米收获方面的投入,造成玉米收获价格议价会更加明显,玉米机购买者会持续观望。这个因素,决定了机手能不能赚到钱。
农机补贴左右了购买者的购买进程。补贴多少,不同机型的调整额度,看似是市场对整个农机结构调整做出的宏观调控,但实际上对于购买者只能促进或延缓某些机型的销售,并不会在根本上影响市场的刚需。
在一定程度上,国三和农机购置补贴一样,影响的是购买者能赚多少钱的问题。比如,补贴的多少,国三机器价格的提升或可靠性方面的影响等,都是一些短期投入后的短期影响。
但相比于农机补贴,国三还有另一个层次的让购买者坚定持币观望的理由,即排放限期的问题。根据环保部的规定,农机国二升级国三的最后期限是今年的12月1日。这也就意味着,国二机器在限期前不处理掉的代价会相当高,而这部分库存还不少。
用户心里很明确,国家法律这次一定不会再出现上次延期一说,你厂家肯定是要出货,相对于各家不同的库存,下调价格将是最后的出路。当然,经销商也在这场和时间赛跑的博弈中,站在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立场上,他们一方面对用户态度不那么缓和,一方面强硬地要求厂家下调价格,从中或许多于或者不少于之前的利润总量。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现在的市场是主机厂、经销商和用户之间,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线上博弈。玉米机的更新报废总量以及机械化率上表现的刚需是一个定值,很可能会出现“前期挤压的越多,后期爆发越猛”的情况!
02 决策:库存解决重要,国三更加需要
被市场逼着走,不如该割肉的割肉,放下包袱,走在市场前面一点。必须要看到的是,国三势在必行,没有装几台试验,不搞一部分批量投产,明年全部切换后,影响企业的将是生死。
今年的玉米机到底有多少库存,事实上至今仍没有一个官方数字。但据笔者接触的几个比较靠谱的业内人士判断,超过5000台的不下5家,而1000台以上的,要在20家以上。其中,据说如果连铺货市场的计算在内,总库存量在5万台以上,很可能接近8万台。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恐怕搞农机的都知道。玉米机一年的需求量才多大?要想在今年全部消化掉国二机器,笔者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绝对不可能。当然,这个时候需要企业拿出相当的智慧来应对。
在国二和国三机器并行时期,特别是国二还有可能拿到补贴的情况下,无论是发动机企业、主机厂、经销商还是用户,国二机肯定是首选。当然了,也有一些对环保升级特别支持的用户,但这种用户主动选择的少,被动接受,或者说不得不买国三的情况多。
这时候,有几个时间节点需要企业去把握。即,在我装的国二机器中,有多少能拿到补贴?有多少今年能销售出去?有多少需要降价不同的数额去清理库存?还有多少最终无论如何都消化不掉?剩下的如何处理?
以上还只是针对国二的情况,这些事情几乎是每一个玉米机企业都要面对和处理的。同样,对于国三产品,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号。
如,今年要装多少国三机器?能销售掉多少?技术成熟度如何?价格该怎么定位?会不会有新的政策变化?要装什么样的机型?
事实上,不管国二还是国三机器,目前市场上仍旧有大量的需求。只不过,在一个企业做决策的时候需要更加认真仔细的去平衡国二和国三之间的关系。相信这些因素,每个企业的决策层都想过无数遍,笔者在这里只是再提醒一次。
被市场逼着走,不如该割肉的割肉,放下包袱,走在市场前面一点。必须要看到的是,国三势在必行,没有装几台试验,不搞一部分批量投产,明年全部切换后,影响企业的将是生死。
还有,别忘了比国三更重要的补贴,还有比补贴更重要的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价格。
本文全篇1.2万字,上述有些地方论述的比较模糊,原因是还有部分内容有待修正,有些内容对今年影响较小而对明年影响较大的地方,将会放在9月26日的研讨会上,由相关专家论述和讨论。下篇还有4个方面,将在周四进行更新,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