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啥要让农民变种粮食为种饲料?

发布时间:2016-10-12

1 国家为啥要农民变种粮食为种饲料?

粮食变成了饲料,会不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的收益又将如何保证?

从去年开始,农业部在全国30个县试点“粮改饲”,以全株青贮玉米为重点,推进草畜配套。今年又进一步扩大试点,增加到100个县。从种粮食到种饲料,为啥要这么改?这样做会不会影响粮食安全?

11.webp.jpg

2 让单纯的粮仓变成“粮仓+奶罐+肉库”

近年来,我过粮食形式出现新变化,一方面玉米过剩,另一方面优质饲料缺乏

近年来,我国粮食形势出现新变化,在连年丰收的同时,粮食库存量、进口量也同时增长,粮食生产结构尤其是玉米面临调整。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了1.99亿亩,其中玉米就增加了1.95亿亩;玉米产量从1.16亿吨增长到2.25亿吨。玉米为粮食增产作出贡献,同时也带来巨大的阶段性库存压力,市场价格下滑3成。一方面是玉米供求过剩,面临调整;另一方面是我国优质饲料缺乏,每年需要大量进口。

11.webp.jpg

22.webp.jpg

3 “粮改饲”不是浪费粮食,而是节约粮食

据统计,每年我国玉米消费量的60%以上都用作饲料,传统的喂养方式浪费粮食。

据统计,每年我国玉米消费量的60%以上都用作饲料,但传统的饲喂方式是将玉米籽粒和秸秆分开处理;全株青贮玉米,则是将玉米籽粒与秸秆一起制作成青贮饲料。与全株青贮玉米相比,传统饲喂方式提供的营养物质总量和生产效率都低了不少。

从种养业区域布局看,目前草食畜牧业主产区很大一部分与我国玉米等粮食主产区相吻合,也与我国调减玉米种植的“镰刀弯”区域有很大重合。在这些地区发展全株青贮玉米,可以有效减少牛羊等草食家畜的优质饲草料供需缺口,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农业部开展“粮改饲”试点,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同时也因地制宜,在适合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2015年“粮改饲”试点计划种植150万亩,实际落实286万亩,收储优质饲草料995万吨,超出预期目标将近1倍。

“通过种养加的紧密结合,饲料粮就地转化,让‘粮变肉’‘草变乳’,实现过腹增值,这是农业领域‘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重要措施。”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表示。

1.webp.jpg

2.webp.jpg

对于粮食安全问题,专家表示,广义的粮食安全必须考虑到畜牧业饲料。由于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很大调整,居民对肉、蛋、奶的消费量更高,也就意味着对饲料的需求更高。因此,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不会削弱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据了解,今年“粮改饲”试点范围将扩大到整个“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的17个省区,目标任务增加到600万亩。

4 从种粮食到种饲料,每亩地可多收300元

从费时费力的传统收获方法到五征青贮机一次性收割,减少的劳动力输出,增加的农民的收入

“其实以前种的普通玉米,收获之后很大一部分也都进了饲料加工厂,但跟全株青贮玉米相比,效果差了很多,效率也低。”潍坊市普庆村张光庭流转了800亩土地。他告诉记者,普通玉米收完后还要经过脱粒、晾晒才能出售,像他这样的种粮大户,必须找大片的晾晒场,前后得折腾两个月。

“全株青贮玉米就省事多了,尤其是五征玉米青贮机就更省事了,他改变了传统的青贮工艺,收获、切碎、运输、压实、封存,直接在地理就完成了收获、切碎、打捆、包裹,直接成了青贮饲料,1000亩地10天就搞定。不仅如此,与传统的青贮工艺由于表层腐烂要损坏1成以上,而五征青贮机生产的包裹饲料彻底根除了这一弊端” 张光庭说。

01.webp.jpg

02.webp.jpg

03.webp.jpg

04.webp.jpg

奶牛养殖场也觉得很划算。跟张光庭签订合同的日照市奶牛合作社社长李福伟说:“多吃优质的青贮饲料,能够提高奶牛的消化率,奶牛单产提高了30%。”

泰安市畜牧局负责人列举了“粮改饲”的好处:与原来的籽粒玉米收割相比,全株青贮玉米的工作环节减少,收割费用降低。种植户的收入每亩普遍增加了两三百元;养殖户也受益,奶牛产奶量提高,肉牛、肉羊的增重也很明显。“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肉牛日增重300多克,肉羊日增重50克,肉的品质也有很大提升。”除了经济效益外,全株青贮玉米的生态效益也很明显。玉米全株青贮,不仅不用考虑秸秆的二次收贮问题,还避免了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问题。

1.webp.jpg

2.webp.jpg

3.webp.jpg

4.webp.jpg

5 全减少粮食收储压力,增加牛奶产量和提高肉质

奶牛规模养殖场全面普及全株青贮玉米机,奶牛日均产奶量增加3公斤,成年母牛平均单单车

据农业部对去年试点地区的统计,试点地区全株青贮玉米平均亩产3.5吨,每吨收购均价410元,每亩地收入1435元,比种植籽实玉米增收335元,转变玉米利用方式,也减轻了玉米收储压力;奶牛规模养殖场全面普及全株青贮玉米,奶牛日均产奶量增加3公斤,成母牛平均单产达到8吨,生产1吨牛奶节约饲料成本300元,乳蛋白等质量指标也明显提高;肉牛饲喂全株青贮饲料,每出栏一头节约饲料成本近1000元。

640.webp.jpg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