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包括农机大市场在内的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其发展变化都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结构调整的变化而变化的。历史上每次大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结构调整都会给农机流通行业带来重大调整和变革。例如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农业生产由原先的“队为基础,统种统收”转变为一家一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而所需农机产品由原来的中大型为主转变为小型为主,相应的经销企业也由原来的2800余家发展到现在的2万余家。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必将对我国未来农机流通领域的产品需求结构和流通组织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市场需求结构将产生大的调整,农机流通组织结构将产生大的变革。
市场需求将有新的增长亮点
我国种植业从粮经作物的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作物的三元结构转移,种植业和养殖业、畜牧业协调发展,各种优势农产品所在重点生产区域的产前、产中、产后所需各种农业机械将会增长,如种子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精加工机械等。同时,随着《十三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的发布实施,未来农机的需求热点将可能由三大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移,由耕种收环节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延伸,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扩张,经济作物所需机械、农业生产薄弱环节所需机械、畜牧养殖规模化生产所需机械,以及丘陵山区所需的小型、高效农业机械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而化肥与农药利用率的提高要求精准,就离不开高端智能化的农业装备特别是高端植保机械的使用,这必将会拉动今后对中高端农机产品的需求。
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大型、高效、智能化、复式作业农机具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高,蔬菜、瓜果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对蔬菜、瓜果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对蔬菜、瓜果的规模化生产机械的需求将可能不断增加。
农业经营结构调整,将对农机流通企业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十三五期间,农业经营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是鼓励农村承包经营土地流转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农机流通组织结构将会随之发生较大变化。农机流通企业结构将不断得到优化,突出表现在流通企业总体数量将可能逐步减少,但农机流通企业的运行质量将会提高。企业服务能力将不断得到提升,其服务理念将不断提升,服务模式将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不断延伸,服务空间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这就对农机大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直接表现为大型、高效、智能化、复式作业等高端农机具的供给将会增加;对这些大型、高效、智能化、复式作业的
高端农机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特别是售后服务的需求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用户对这些大型、高效、智能化、复式作业农机产品的优化配置方案将会提出需求;用户对当地农机农艺有效结合的整体解决方案将可能提出需求。上述需求将会在农机大市场中得到集中体现。
大市场仍将是重要的流通业态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机大市场仍将是重要的农机流通业态。
从产品特点看,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所需的农机产品品类多,且多数为中小型产品,客观上需要大市场这种业态提供同台竞争的展示展销机会。从产品品牌看,我国现阶段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牌很多,要想实现美国那样只有几个品牌还有相当长的时间,在这之前,只要多品牌存在,就有农机大市场存在的根基。从用户需求看,由于目前同类产品品牌多,所以用户购机前都需要比较、体验、选择,而农机大市场业态正好能满足用户的这种需要。从商户需求看,大市场能提供商户单个企业所不能解决的共性服务,能促进商户的销售,所以农机商户是普遍欢迎的。
在此情况下,农机大市场的服务将呈现品牌化、经营专业化、运营市场化、管理信息化等特点。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成熟,购机也就越来越重视品牌。同时,随着适度规模农业的发展,农机产品本身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农机产品本身也需要越来越重视品牌。农机大市场只有创出自己的服务品牌赢得用户好的口碑,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农机大市场围绕着“农业机械”把市场做精、做细、做深,做到别人无法替代的程度,就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农业机械为主体适当延伸,如工程机械、汽车及其零部件,部分可延伸到农业生产资料。但从经验看,不宜延伸得太大而全、多而杂。
在选址定位上,农机大市场位于农业生产重点区域,交通便利,农民用户进出方便。在建设定位上,应适合农民用户需求,建设不能太“高大上”,要适合农机商户的需要,定价不能太高。在功能定位上,区域性农机大市场服务功能要突出。
此外,农机大市场还应提高互联网应用水平,运用网络商城、微信等工具,提高销售信息收集能力和用户需求的满足能力,实现信息收集、整理、线上线下同步运行。
加快农机大市场的转型升级
一个农机大市场是由若干经销商组成,相当于是一批经销商的集成,相当于流通企业的集团军。所以,农机大市场在沟通供需、衔接产销、反应诉求、反应市场信号等方面,特别是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很好的综合服务大平台,政府需要,用户需要,商户也需要,应该进一步把它的综合服务平台——展示中心、演示中心、体验中心、物流中心、维修中心、配件中心、二手农机交易中心以及信息中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努力创建品牌农机大市场的主要途径,一是要引导商户经营名优品牌农机产品;二是大市场自身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品牌市场发展战略;三是要努力在用户群体中打造良好的品牌市场形象。
稳固的、忠诚的终端客户群,既是商户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大市场长久发展的根基。所以,大市场需要帮助商户或同商户一道共同采取措施,加强同终端客户群的联系和沟通,以期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建立客户档案、定期回访、召开座谈会、推送新产品新技术等产品信息、组织推广演示等,着力培育稳固的终端客户群。
农机大市场的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在现有基础上,要逐步增加完善培训、维修、演示、物流、配件供应、二手农机交易、金融服务等功能;要多组织开展有益于商户、用户销售和选购产品的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活动凝聚人气,宣传市场,扩大市场的知名度。现在已基本形成共识,互联网不可能颠覆农机大市场。但作农机大市场本身,需要考虑“大市场+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来改进、提升、完善原有市场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空间。
转载说明:
1、本文版权归《农机市场》杂志所有,其他纸媒或网媒如需转载,请与《农机市场》杂志社联系。
2、推荐订购《农机市场》杂志,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农机市场》杂志,应是:干货多,广告少,物超所值。
订购渠道:
A、国内邮发代号:82-264。
B、国外发行代号:M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