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在海南博鳌召开的中国农业机械化论坛之信息化与农业机械化专场论坛上,业内专家从农机化、智能化、精准化、数字化等多角度指出未来绿色农业发展的方向及重点。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白人朴指出,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已进入中级阶段后期,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大有可为,并呈现出发展理念、模式、路径创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等特点。行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但同样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结构性矛盾突出,不平衡短板亟待调整,国际竞争更加严峻的四大挑战,对这些挑战需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应对和解决。
国际农业航空施药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和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兰玉彬介绍了国内外精准农业航空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深入介绍农业航空的特点、服务现状及农业航空施药技术。他指出,从发展需求上看,无人机替代背负式喷雾器也是一次飞跃,无人机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但是行业需要以谨慎的态度、科学的精神来看待无人机的发展,不宜盲目一哄而上。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寇海峰分享了国内外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导向。他表示,智慧农业虽然在欧美发展较早,但目前国内的政策环境非常有利于智能农机的发展,目前农机产品仍然处于中低端的水平,如何提高农机制造水平,满足农业高效、低成本的要求,智能农机是一个选择。他指出,一拖公司正在进行智能监控服务平台的建设,平台建成以后会实现四个主要的功能,包括远程控制、远程诊断、远程调度、自动驾驶、智能控制、工况监测、故障预警等,另外,一拖公司也在积极研发精准作业和专家支持系统。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沈强表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很快,但在过程、领域、地区、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着短板,还需要农机人继续努力。装备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星光通过加装一些传感或者发射设备,把发动机的参数和其他的参数通过采集发送回来,让数据转化成管理和决策的信息。另外,建立智能的农机化物联网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对每一台机器进行全方位监控。通过作业数据的采集,不断准确地优化装备的作业能力,提升农机的服务和运行方面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