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是不错,水深也不假——甘蔗收获机械化之管窥蠡测

发布时间:2016-12-27

11.webp.jpg

22.webp.jpg

33.webp.jpg

新华社南宁12月11日电(记者 曹祎铭 覃星星)10日,2016中国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举行,在博览会现场,各种先进的大型甘蔗种植、收割、管理等全流程机械化设备犹如“蔗田巨兽”一般,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关注。

本次博览会为期2天,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中首信(贵州)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凯斯纽荷兰、约翰迪尔等国内外知名农机生产企业参展,一大批先进的甘蔗生产机械化装备亮相博览会。

本次博览会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展示甘蔗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设备,邀请国内外知名甘蔗机械生产企业参展。二是召开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研讨会。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知名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和用户代表,交流甘蔗生产机械化行业资讯、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探讨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三是开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耕种管收现场演示,组织国内外主要甘蔗耕、种、管、收机械进行现场作业演示。

44.webp.jpg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糖料蔗生产基地,蔗糖产量已连续9年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蔗糖产业涉及蔗农2000多万。提升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是破解我国蔗糖生产成本高、糖业国际竞争力弱的主要手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牵头成立部际协调机制办公室,并于今年8月4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甘蔗机械化问题。

本届博览会是甘蔗机械化领域的首届专题展会。博览会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和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联合主办。

1.webp.jpg

笔者全程参加了会议,收获良多,也作了一些思考,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请大家指正:

一、甘蔗收获机是蓝海市场,尽管市场容量较小,但以市场价值估算,从世界范围来看仍然不可小觑,这点不再赘言。


2.webp.jpg

二、甘蔗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范围的技术密集产品,除却甘蔗本身的生长特性复杂之外,机械所需要的液压技术、智能设计等都已属于行业的顶尖领域,有极强的专业主义。

4.webp.jpg

5.webp.jpg

三、应当鼓励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巨鳄进军甘蔗收获机械领域,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对决国外巨头。但是,这明显属于长线投资,已被日薄西山的工程机械行业时局所不允。至于汽车集团有无此雄心壮志,还需观察。笔者在《我国工程机械与汽车集团进入农机领域的战略抉择刍议》中认为有三点值得注意,分别是:1. 储备未来,不与存量竞争。2. 专业通关,不打遭遇之战。 3. 资本上阵,不失并购时机。

11.webp.jpg

四、工程机械行业目前需要的是快速回笼的资金链,如果投入到甘蔗收获机等技术密集的小众产品上,结果尚远,显然南辕北辙。中联重科进入农机行业并非心血来潮,选择了并购冲量产品(拖拉机、收割机等)企业——奇瑞重工就是例证。虽然,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与柳州市汉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新公司运营甘蔗全程机械化业务是一步绝妙好棋,但是这属于低成本投入,小而美的区块设计,没有全线铺开进入农机产业,也体现了柳工的谨慎精神。

22.webp.jpg

五、对比来看,甘蔗收获机,非常类似棉花、甜菜、西红柿、马铃薯的大型收获设备,除却采棉机有国内企业在努力之外,后三者为外资品牌所垄断。

六、新疆采棉机市场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情况,外资品牌退机门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这几年采棉机冲锋太快(两个表现:市场营销过激,国内企业跟风生产),没有尊重市场规律。关键问题在于购买者没有预想之收益。一个用户价值没有完成的行业,势必会出现混乱。在这种高端设备的保有量问题上,一定是要量体裁衣,有多大锅下多少米,宁缺毋滥。因为一旦出现了收益不能保障问题,超出了市场容量或社会化服务未达到均衡收益规模,购机成本是很难消化的,而且盈利模式单一(特殊作物、特殊区域、特殊设备、特殊用途),不能转移成本(比如采棉机开到中原基本等于摆设,无法施展身手)。

33.webp.jpg

七、再看新疆的西红柿机收问题,有社会化服务组织购买和番茄酱厂购买两种模式,行业运转非常健康。这里面有两个绝对需要引起注意:第一,国内农机行业尚未染指西红柿机收,西红柿收获机清一色外国品牌;第二,西红柿机收与农艺双向绑定,规模种植必然符合机收、选择机收(不用人工),几乎不存在规模种植不符合机收的农艺要求和不选择机收、采用人工收获的情况。细心的同志应该看出,这明显和采棉机市场出现对比。

44.webp.jpg

八、建议甘蔗的重点产区(比如双高基地),糖厂要垄断耕种农艺,围绕机收要求规范农艺,而且要垄断收获资格——糖厂考虑建立高水平、先进装备全程机械化服务队,对产区甘蔗种植进行全面收管,不得出现其他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进入。前提条件是,在体制提质提效的基础上,在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下,糖厂联合基地所有者以法律合同约定。同时,要求糖厂独立购机,至少是出资购机、参股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得只委托、不出资。普通甘蔗产区,多采用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在普通产区,鉴于农户规模小、产值低、立体条件差等原因,要发展多种方式的机械化收获,无论整杆还是切断,除却自走式机型外,应大力发展购机成本低、一机多用型、使用条件宽的拖拉机悬挂式收获,这有助于提高购机者的投资回报率。高大上当然好,但是不能脱离经济性和使用、适用条件,任何公式和模型都有硬性约束条件存在。

1.webp.jpg

2.webp.jpg

九、国内有不少企业进入甘蔗收获机领域,但整体来看,我国的农机工业水平是否已经达到可以攻关甘蔗收获的水平和境界,还有待观察。农机行业首先以拖拉机和粮食作物收获机械为主力取得快速发展,也符合了先易后难的产业发展特点,甘蔗收获属于老大难,这是世界农业机械化的客观规律,并非中国特色。行业应当积极有为,但谨慎从事。

3.webp.jpg

十、国内企业进入甘蔗收获机械领域应当注意的问题是,产品研发必须具备世界格局,取法乎上。任何以国内机型或国外某一机型为设计模型的产品发展理念,都应该慎重行之。第一,我们本身不具备甘蔗机收这个能力;第二,在跨越式发展问题上,基本条件是找准产业发展大方向,而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为很有可能在比照生产之后,虽有进展,但跑偏远离世界主流。【唐太宗《帝范》:“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十一、金融租赁政策应当审慎,因为用户收益模型并不完善,刺激性购买可能导致杀鸡取卵,用户收益无法保证、信贷还款不及时容易造成行业塌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工程机械行业在金融政策刺激下产生的无需求购买,已经导致行业病入膏肓。

4.webp.jpg

另外,甘蔗机收需要顶层的系统设计,糖厂应该密切配合,这个问题在行业中已有定论,也不赘述。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