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打劫离农机行业并不遥远

发布时间:2017-04-22

 

11.jpg

跨界打劫最可怕,就好比两个武林高手正打的难舍难分时,突然却双双被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无名小卒踹翻在地,从而无奈退出历史舞台。

远的例子,十年前的诺基亚如日中天,数字信号手机做到独步天下。然而,却被做MP3的苹果公司乔布斯用智能手机轻松碾压。近的例子,五年前的中国移动傲视群雄,营收和利润难寻敌手。然而,却被搞QQ的腾讯公司张小龙用微信程序废掉半生修为。

其实,跨界打劫离我们农机行业也并不遥远。

譬如说,上月底,笔者就在日经中文网看到一篇新闻,讲的是日本最大的通信服务运营商NTT公司,利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跨界杀入农业领域。NNT在牛脖子上安装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和无线通信设备的装置,检测和收集牛的运动和反刍数据,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获得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准确监测牛的发情期和健康情况,可以帮助奶牛提高产奶量,以及提高肉牛的繁殖效率,从而帮助养殖业者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同时,笔者注意到,该项技术是日本北海道一家初创公司研发,由NTT公司进行商业推广。NTT公司的推广模式也很值得学习,与移动公司卖手机这类成熟业务类似,采取的是设备费加月租的模式,并预测一年即可让用户收回投资。

再往前,目前在植保无人机行业搞的有声有色的广州极飞公司,也算是农机行业的跨界选手。据笔者了解,广州极飞本来的业务与深圳大疆创新一样,都是做消费级无人机,换句话说,就是卖给普通消费者一种会飞的相机。广州极飞在错失消费级无人机的几个关键风口后,让大疆创新获得了消费级无人机的垄断地位。为此,广州极飞团队痛定思痛,毅然决然的跨界杀入农业领域,寄希望于成为无人植保机行业的霸主。极飞进入的无人植保机行业不是“无人区”,其时已有无锡汉和、安阳全丰、珠海羽人等玩家,不过这些玩家还停留在“卖飞机”的传统商业模式。于是,极飞在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创新,不卖飞机而卖服务,迅速在行业内树立起一座新的标杆。

以前,我们所处的世界很慢,企业面对的是持续性变化的经营环境,如竞争对手把质量又提高了一些,又在对面搞了一场新的促销会,又把产品价格降了5%,这些都属于量变的范畴,企业可以采取提升管理效率和组织能力来沉稳应对。现在,我们所处的世界很快,企业面对的是颠覆性变化的经营环境,如跨界竞争对手采取你看都看不懂的商业模式冲击市场,如原有的产品被新的解决方案所取代,这些属于质变的范畴,企业无法通过改变或提高自身能力来自如应付。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怎么办?笔者回想起彼得.泰尔在《从0到1》书中提到的,似乎可给我们一些启发,“竞争从来就是为失败者准备的,企业要有创造精神,发明更多颠覆性的产品、体验、服务,建立创造性的垄断,从而消除竞争”。

换句话说,农机企业要培育自己的创造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包括产品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其实,在这两方面农机行业是有先例的。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兴起和推广,让免耕播种机和深松机抢占和取代了部分传统耕作机具的市场。如美国先锋公司为推广先玉335玉米品种,与某播种机厂合作,采取买种送播种机的新型商业模式。

笔者认为,如有农机企业还想依靠亦步亦趋、逆向工程的山寨态度来做业务和产品渐不可能。未来已来,世界正在被颠覆,农机行业的我们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因循守旧者,必将被打劫;敢于创新者,终会享盛宴。

文章来源:《农机市场》2017年4月刊。

文章作者:张三丰。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