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下一个风口?

发布时间:2017-06-25

640.webp (8).jpg

植保无人机,顾名思义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飞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直升机、多轴飞行器)、导航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

市场发展迅猛

近年来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可谓是极其迅速的,一种新的农业服务体系由此产生,颠覆了过去传统的农资经营体系,因此也引起了农业服务行业的一场变革。

相对于其它植保机械,无人机植保作业优势突出。其作业效率是地面机械的5-7倍,作业飞行高度一般高于作物冠层1-1.5米,药剂飘移少,施药效果好。空中飞行不受作物种类、高低、地形环境影响。无人机植保采用低量喷雾技术,添加专用助剂后较常规打药可节省农药20%-40%,降低了农药和包装成本,同时利于环保和食品安全。

我国无人机植保真正开始推广是在2012年以后,截至2015年底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2324架,其中2015年当年销售约1000多架,高于2012年至2014年销售量的总和,应用推广非常迅猛。

资本青睐

2017年,资本市场也开始关注植保无人机企业。2017年一二季度,媒体报道的无人机行业融资企业共有6家,其中3家是植保相关企业,分别是常锋、农田管家和双捷科技。

常锋:3月份,常锋获得了壹号资本领投的650万Pre-A轮融资。常锋致力于工业级市场中的细分领域——农业植保,其明星产品“天马”植保无人机,是一款油动直驱多旋翼无人机,搭载6个170CC内燃机,最大载重70KG,配备9L油箱和25L药箱;搭载自主研发的第二代CAPTAIN飞控,采用RTK定位技术,轨迹误差可以控制在5厘米以内;每天可以给1000到2000亩农田喷洒农药。

农田管家:4月份,农田管家获得了戈壁创投领投的5000万A轮融资,2016年3月创建初期就获得顺为资本的100万美元天使投资,同年7月获得GGV领投的300万美元Pre-A轮融资。农田管家是农业生产供应服务商,是一个共享经济平台,连接植保飞手和农户并为其提供药剂配方、作业设备、飞防标准和保障等服务。农田管家通过无人机植保作业共享给广大农户带来便利,改变了高风险、低精度、低效率、低利用率的植保现状,大幅降低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同时弥补农村劳动力的不足。

双捷科技:4月26日,双捷科技获得了正勤资本的1000万A轮融资。公司成立初期主要是设计和制造工业无人机、大功率无刷电机,2015年9月,公司调整经营战略而转向农业植保,提供整套农业植保服务设备,包括作业无人机、监控系留机、定位系统等产品。企业愿景是实现全自动的植保作业,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力。在市场的选择上,双捷科技选择海外市场,以欧洲(包含俄罗斯)为主要目标。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