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23日说,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最迫切的是实施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切实把农业资源过高的利用强度缓下来、面源污染加重趋势降下来。
张桃林在农业部主办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上介绍了这五大行动:
1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
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化养殖场为重点,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机制。今年在100个畜牧大县启动了整县畜禽粪污资源化试点,力争“十三五”时期基本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
2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选取100个果菜茶重点县开展试点示范,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力争到2020年果菜茶优势产区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果菜茶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园区)化肥用量减少50%以上。
3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
在东北60个玉米主产县开展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利用模式。力争到2020年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新增秸秆利用能力2700多万吨。
4农膜回收行动
今年在甘肃等地建设100个治理示范县,以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连片实施,整县推进。力争到2020年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0%以上,有效控制农田“白色污染”。
5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
力争到2020年有效遏制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恢复性增长,实现海洋捕捞总产量与渔业资源总承载力相协调。
张桃林还强调,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举措是依靠科技创新,今后将通过持续优化科技布局、强化技术推广、加强教育培训等,为农业绿色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新闻链接
我国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7.5% 化肥使用量首次接近零增长
近年来,我国坚持把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动力,化肥减施技术、绿色农药创制、土壤环境修复、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均取得一系列进展和成果。
据了解,2016年全国化肥使用量首次接近零增长,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5%,农田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从1998年的0.4提高到0.52。我国农药科技创新平台已初具规模,一批国家级农药科技创新平台先后在湖北、贵州、湖南、江苏等地成立。到2020年,全国耕地质量将提升0.5个等级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超过0.55。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最关键的举措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通过持续优化科技布局、强化技术推广、加强教育培训等,为农业绿色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有关专家、省农业主管部门、涉农企业等代表围绕农药绿色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循环农业等主题作了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