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诚信经营与市场格局

发布时间:2017-10-23

作为农机人,言谈诚信经营与做人,听起来好像没有任何新意。诚信,每个人都会讲,但真正做到的人并不多。农机人往往在农言农,谈诚信不一定真诚信,谈做人不一定真的会做人,更多的是关心市场与收益。个人认为,农机市场万变不离其宗,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六个字,“现实,求存,发展”。那么,做人与做农机到底有何联系?我相信,在市场格局剧变时,你就会觉得做人的重要性。

640.webp (6).jpg

一、现实

谈到现实,我相信同行们会各执一词。因为,每个企业的现状都不一样。有的是缺少资金,有的是缺少品牌,还有的缺乏诚信……。但是,一些共性存在的问题,大体还是一致的。比方说:

(1)市场饱和这个事实大家应当承认。尤其是大拖,收割机,插秧机,包括烘干机,这些传统农机具市场存量已达一定程度。事不同理同,农机行业也不例外。农机人习惯了十多年的高收益、高回报、高增长,总认为这一系列的“三高”都来源于自身能力,来源于自身水平,来源于自身实力。从不认为:是自然的市场,自然的规律,自然的周期,及政策的推动作用。现实中的2017年农机冷市场,是谁都无法抗拒的现实。对预料中的农机寒流心存侥幸,总觉得农机市场有补贴政策的支撑,有前三年的业绩垫底,有数十年的成功经验,对现实中的农机市场仍然憧憬着美好的前景,对现实中的农机市场下滑走势有太多的不适应。因此,抱怨、指责成了部分农机人的“日常”。

(2)补贴额度缩水,政策不断完善,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有待提高。特别是地方政府出台政策的时效性,与市场不接轨,与销售不对称,与季节不同步。地方政府在中央政策出台后仍需4~5个月,近半年时间“研究、改动、调整、扯淡”。过去每年5月中旬我们苏中地区开始收割,而地方政府一般都在5月下旬才下发文件。要知道,中央农业部、财政部的补贴政策在每年1月中旬左右就已出台。原则上讲,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应该在当年的元月底、2月初出台政策。地方政府政策不能及时出台,形成了农机市场人为的“违规操作”。特别是一些经验型的农机生产企业、农机流通企业的同仁们,每年都抢在政策前、抢在季节前、抢在对手前,提前促销、超前谋划、赌博经营。所谓的赌博经营,农机人一般会见风就是雨,见到中央惠农政策深信不疑,殊不知地方政府还有一个因地制宜。中央文件对地方政府来说,说白了就是一个指导性意见而已,粗线条不能作为补贴的最终依据。因此,农机补贴政策的不断调整、缩水,让代理商乱了方寸,有时卖的越多亏的越多,经验型经营造成了一部分农机商人,也让一些人偷鸡不成蚀把米。

(3)无序竞争成了行业内的不治之症。让利促销、减配竞争、小马大标,称得上是花样百出,不择手段。让利促销,利从何来,无非就是降低成本,降低配置,降低品质。小马大标原本是家庭作坊的违规行为,现在成了各大品牌企业效仿的典范。小马大标不单纯是忽悠了百姓,同时,也忽悠了政府实施了违规套补。

二、求存

求存的方法很多,哪种适合你则因人而异。对很多人来说,“打造百年企业”只是个口号。要真正成为行业内的长青树,笔者认为:靠的就是诚信,靠的是品质,靠的是人心。

(1)诚信不是墙上贴出来的 ,也不是写出来的,更不是嘴上吹出来的,是人品人格的凸显,是细节与尊重的体现,是日积月累沉淀的结果。其实,做生意就是做人,有些人做着做着门就关掉了,他们做的是一次性买卖。为用户考虑就是为自己考虑,给用户提供方便就是给自己提供方便,这个简单的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没有多少人从现实生活中领悟到精髄。

(2)农机市场最大的怪事是价格决定用户,且成为现实农机市场中最不完善的真理。用户购机时钱要越少越好,使用时质量要好,服务更好才如意。其实:甘蔗没有两头甜,这个道理不是不懂。一线品牌与三线产品,如果没有区别,那么就不存在品牌的说法。很多用户都想用pm的价格,买迪尔的品牌。特别是一些三流用户,你就是说出一本天书来,他还是认购三线产品,等买回去才知道后悔。三、四流代理商赊账经营,既保证不了配件,更保证不了服务。因为三、四线用户手中缺的是银子,他们也不是不想开品牌机,关健是品牌机天价,70%~85%的人买不起品牌。他们的选择也是根据各自的经济实力而定。什么叫饱汉不知饿汉饥,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人分三六九等,农机产品分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属于正常范畴。

(3)人心绝对不是靠忽悠来的。农村老人教育人的时候,有三个字叫:“带得长”。身边有些带不长的夫妻店,用户买机时他们能把死的说成活。质量三包服务时,同用户扯淡,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给东方红1304的钱,我也会跟新射老童一样,保证你机子没问题,服务没问题,配件没问题。招商场的西装就30元一件,什么叫一分钱一分货你不懂吗?”。这不就是典型的忽悠?请问:为什么用户看机时你不说“一分钱一分货”,为什么用户交钱时你不讲“配件可能保证不了”,为什么用户遇到质量服务时,你有那么多理由。质量决定市场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今年农机市场惨淡,但笔者感觉到,一些二、三线用户,回头客越来越多,前几年认价格不认质量的用户,在实践中逐步领悟到,价格决定用户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人心就是产品质量与贴心服务换来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同理农机产品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认同,时间是最好的检验,经历了你就懂得了。

三、发展

当下谈发展,大家认为是一种笑谈。农机人的日子怎么过都成了问题,又谈何发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在分折现状求存中,找到出路就是发展。那么什么是出路?笔者认为:做人、选择、合作是农机商人的三大要素。

(1)做人是生存的基本点。做官也好,做生意也罢,人做多好,生意就会做多大。很多人连自己父母亲都不能尽孝,又谈何做人,又谈何立足商海,又谈何企业发展。做人除了自身的素质以外,家教也是关键。先做人再做事,对企业而言尤为重要,一个企业连人都不会做,价格不能一步到位,返利不能及时兑现,该付的钱久拖不付,自私自利从不懂得换位思考,这就是做人的残缺,这样的企业就很难深层次合作。品行不端的企业,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出路,人品是一块金子招牌。生产企业无品,企业迟早会关门,流通企业无信迟早会走人。用户不诚信,既无退路也无出路。因此,做人是第一要素。

(2)选择对农机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包括用户都非常重要,往往一次正确的选择,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么,农机行业也不例外。农机生产企业选择制造项目,选择市场,选择代理商时,即将淘汰的产品你去追造,出路在哪里?过时的市场你去策划,请问前途在哪里?缺信的代理商(或生产企业)你去合作,带来的光明在哪里?选择就是决择,错一步悔一生。一个女人嫁错人,一辈子不会幸福,一个男人选错女人,一辈子得不到安宁。同样,一个用户一次错误的选择,也许一辈子就会失去致富的机会。代理商一次错误的选择,会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因此,正确的选择在人生旅途中是何等的重要,在农机商海中是何等的关键,人生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正确的选择是人生的关键。诚心待客诚信买卖,才是农机人做人的标准。

(3)合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合作的前提就是双赢,相互尊重支持是基本要素,没有尊重就没有尊严与人格,不能双赢就无法天长地久。三十多年的农机生涯,除了自身的个性屈犟,臭脾气而外,可以不谦虚地讲,国内主要农机生产企业,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基本多合作过。对个别欺行霸市的企业,我们选择过也放弃过。放弃的同时,损失与疼感不是没有。但我认为:放弃一些不诚信的企业未必是坏事。如果不能平等的合作,如果单方面要求忠诚,如果成为爷孙关系,放弃是最佳的选择。

在农机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是现实、求存、发展。作为农机人,在这个过程中,做到诚实守信,让政府放心,农民满意才是大格局。上述观点,如有不符合同行口味,请多多批评指正。

文章作者:童国祥。

利益相关:童先生系东南某省农机经销商董事长,文章观点仅代表童先生的个人观点,与其旗下企业无关。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