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发展稳中有升 农机化市场仍未饱和

发布时间:2017-12-26

国务院发布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第二号公报。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近十年来 我国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国联合收获机数量达到114万台,比十年前增长了105.3%;排灌动力机械1431万套,比十年前增长了6.1%。2016年,三大主粮作物中,小麦的机械化耕收程度最高,其机耕、机播和机收的比重分别达到了94.5%、82%和92.2%。

截至2016年底,我国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9.8%,其中机播率84.6%、机采率22.8%,预计2017年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机采率达28%。

南疆棉花机械化拥有较大发展空间

机采棉主要集中在新疆棉区,占全部棉花机收面积的99.2%。预计2017年新疆兵团棉花机采率达80%;新疆棉花机采率达25%以上。其中,北疆地区机采率达80%,南疆地区机采率不到4%。南疆当地劳动力短缺,在农机部门组织跨区服务和技术示范引导下,多数农民已逐步接受并越来越依赖棉花机采作业,机收有望提高。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会见阿根廷新任农业产业部部长埃切韦雷。

中阿双方加强合作 为农渔业带来商机

积极推动落实中阿双方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就双方农业合作达成的共识,中方表示,不仅要加强贸易联系,也要进一步深化投资合作,中方在农渔产品物流、冷链、仓储等领域的技术和投资。阿方也欢迎中方参与阿基础设施项目。

12月18日,中国辽宁--白俄罗斯工业合作推介会在辽宁沈阳举行。

辽白双方将加强在农机制造等领域的合作

白俄罗斯工农业基础较好。机械制造业、冶金加工业、机床、电子及激光技术比较先进;农业和畜牧业较发达,马铃薯、甜菜和亚麻等产量在独联体国家中居于前列。据了解,近年来,中白关系加速发展,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中白工业园成为双方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标志性工程。今年1-10月,辽宁省对白俄罗斯出口6381万元,同比增长14.4%。

“智能农机与精准作业技术研讨培训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召开。

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是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农机化协会会长刘宪指出,农机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智能农机大有作为。农机行业进入新常态后,谁抢占了信息化的制高点,谁就能获得优势竞争地位。

12月16日,2017浙江(台州)农业机械博览会在台州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

第三届浙江农业机械博览会完美收官

该展会为期三天,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8652人次,主要来自浙江、江西、福建、安徽、湖南、广东、广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外商216人次;展会现场成交额达9897多万元人民币,意向订货额突破1.53亿元人民币;90.7%以上的参展商对展会满意。

2017年12月20日,深圳,大疆农业举办主题为“智慧积淀 · 效率革新”的新品发布会。

大疆创新新品发布 聚焦植保飞手与效率

大疆正式发布MG-1S Advanced、MG-1P系列(MG-1P、MG-1P RTK)植保无人机以及大疆农业服务平台、PC GS PRO(PC地面站专业版)、Phantom 4 RTK、播撒系统,并为用户提供了全套农业植保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