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农机鉴定任务量总体趋稳
截止11月底,今年共接收部级推广鉴定申请2401个,其中受理立项1652个,不受理708个。从2012年到2017年的部级推广鉴定项目申请和受理趋势看(见表1),在2014年申请数量和受理数量均达到峰值,近两年来总体趋于平稳。此外,之所以2016、2017两年不受理项目数量较大,主要是由于2016年起管理制度及操作系统升级,部分企业未及时适应变化所致。经培训企业并运行一年后,2017年不受理项目数量已经有所回落。
年份 | 申请数量 | 受理数量 | 不受理 | 受理数量增幅(%) |
2012 | 1081 | 22.4 | ||
2013 | 2126 | 1952 | 114.3 | |
2014 | 2816 | 2502 | 28.2 | |
2015 | 2084 | 1716 | -31.4 | |
2016 | 2450 | 1591 | -7.3 | |
至2017.11 | 2401 | 1652 |
图1 2012年-2017年部级推广鉴定项目数量统计
农机质量监督方面,截止11月底,农机鉴定总站共接到各类农机质量投诉咨询105件,涉及价值1100多万。处理符合投诉受理条件的投诉案件13起(包括1起群体投诉),全部办结。整个系统层面而言,2016年,全国各级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接收农机用户对各类农机产品的质量投诉625件,受理580件,处理完毕565件,办结率97.4%,为用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90余万元。从前三年全国范围农机质量投诉情况来看,农机投诉总量稳重趋降,如下图所示。
农机质量认证方面,截止11月底,全年组织实施完成各类认证项目654项,新发农机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99张,换发认证证书213张,暂停认证证书103张,撤(注)销认证证书116张,对比2015年以来的数据(见表2),基本维持稳定。目前,累计获证企业521家,状态有效的强制性认证证书743张。
表2 2015年-2017年农机质量认证项目数量统计表
年份 | 完成认证项目 | 新发证书 | 换发证书 | 暂停证书 | 撤(注)销 证书 |
2015 | 81 | ||||
2016 | 59 | ||||
至2017.11 | 99 |
(二)业务开展仍相对集中
农机试验鉴定方面,2017年部级推广鉴定受理的产品有9大类,除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大类外,其他均有产品申报。与2016年相比,田间管理机械、排灌机械和动力机械大类比例略有增加,但受理种类仍相对集中,所有产品中,动力机械仍然是申请数量最多的产品,占到总申请量的48.97%,收获机械、耕整地机械、田间管理机械分列二、三、四位,占比分别为17.25%、13.08%、7.99%。(如图3所示)
图3 2017年部级推广鉴定受理产品种类分布图
农机质量监督方面,一方面,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质量投诉较为集中。2016年涉及拖拉机的投诉113件,占投诉总量的18.1%;涉及联合收割机的投诉170件,占投诉总量的27.2%。(如图4所示)
图4 2016年农机质量投诉的机型数量与分布
另一方面,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仍然是农机质量投诉重点。2016年存在产品质量原因在所接收投诉中的占比超过一半,达51.0%,居第二位的原因是售后服务质量,占比为26.4%。(如图5所示)
农机质量认证方面,强制性产品认证集中在植保机械和拖拉机,截止目前,植保机械获证企业423家,获证674张,分别占总数的92.1%和90.7%;拖拉机获证企业36家,获证69张,分别占总数的7.9%和9.3%。自愿性产品认证主要集中在中小功率柴油机、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旋耕机械等机具上。
(三)工作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
农机试验鉴定方面,修订完善《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实施细则》,并更名为《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工作程序》,对补充提交的材料、产销量、涵盖、变更、有效期满续展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明确。同时,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印发部级推广鉴定报告和检验报告编写规则及格式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了结果文件出具,提升了部级推广鉴定权威性及公信力。
农机质量监督方面,《农机质量投诉信息报送工作考评办法》,对省级投诉机构从投诉信息文件化报送、投诉信息电子化录入、投诉信息报送工作的组织领导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进一步规范了各级农机投诉机构信息报送工作。进一步规范质量调查工作开展,对抽样方案、指标设置、评价方法和任务分配等进行反复讨论研究,提出了科学合理、简便易操作的方案,同时,还研发了质量调查数据处理系统,提高了调查数据汇总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农机质量认证方面,顺利通过了国家认监委和认可委的年度监督评审,完成CC01:2015版换版和ISO9001:2016版换版并通过评审。同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现技术和管理文件起编、审、批、发环节的有效控制,工作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文章来源:麦田里的拖拉机
编辑发布:北方农业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