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 |一年换一次机器最赚钱?我只能说呵呵......

发布时间:2017-12-28

转瞬间,2017年就要匆匆离我们而去,辛苦一年的农民朋友们也将进入盘点阶段。那么,2017年农机人到底是喜还是忧呢?相信大家心里也都已经有了一杆秤。但是,有一个字肯定相同,那就是“难”。

跨区“难”、不跨区也“难”,到底怎样做才能赚到钱,这真是一道难题啊!

有过多年跨区经验的老机手可能会深有体会,在05年之前的时候一台小麦机能覆盖一个村子,一个村的作业时间通常会在一个周以上。然而最近这几年,每到小麦收获的时间经常会上演一片地里多台小麦机同时作业的场景,一个村在1-2天结束收获已经成为了正常现象。收割机越来越多,机手揽到的活儿就越来越少,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抢到更多的订单,成了困扰机手们的头号问题。

360se_picture.webp (5).jpg

想要抢的更快更多,首要的前提是机器得给力,而机器给力的前提是品牌,是厂家,是款式。要想赚更多的钱,你首先得花更更多的钱买更先进的机器。所以,最终的问题来了,到底多久换一次机器才能保证利用率最高,挣得更多的钱?最近农机1688网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分析,而我们对这个分析有点异议,不知你们赞不赞同,一起来看看吧!

1、一年换一次

这个是对于专业的跨区机手来说的,如果一年的纯利润能够保证机器回本一半以上的,您可以考虑每年更新机器。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首先新机器第一年处于三包期内,如果出现故障在全国各地都有服务站给免费维修,这样就可以省去后顾之忧。在跨区作业的时候完全可以轻装上阵,不需要带太多的备件。其次,购买的新机器肯定是最新款的机型,那也代表着是同一类型机器中作业速度最快的,这样作业效率速度也可以得到保证。

360se_picture.webp (6).jpg

评论:一年换一次?一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机器换起来跟换衣服似得了?不知道各位有多少能够做到,又是怎么做到的?我很好奇,有的话可以在评论区说说让大家开开眼。

2、三年换一次

对于每年作业量在1200-1500亩的机手,一般也会在3年以后更换机器,因为三年的机器作业时间基本都超过了七八百小时,这意味着机器的故障开始增多,很多配件已经进入更换周期,如果继续使用就需要很高的维修投入。另一方面,三年的机器和最新款机型在配置和作业速度上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差距。所以这部分用户群体通常会在这个时期更换新机器。这个群体的用户目前使用的机型是以GE50和GE60为代表。

360se_picture.webp (7).jpg

评论:作业量1200-1500亩,每亩40-50元,利润大概是5-8万,三年大概就是15-24万左右,而一台GE50的价格在十万左右,GE60在二十万左右,每三年换一次车的话,我很好奇机手们整天东奔西跑最后会落下啥?

3、三年以上换一次或者用到报废再换

最后三年以上更换机器的群体,通常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每年的纯利润基本在2.5万以内,如果更换频率较高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利润用于机器折旧,所以这部分群体的更换周期较长,通常会在机器出现重大问题影响正常作业的情况下才会更换。第二种就是每年的作业面积基本稳定,是否更换新机器对作业面积的的影响较小的群体。通常表现就是一个村一台机器,由于某些因素村里的农户只用这台机器来收获。对于这种情况确实是没必要用更多的投入来更换新机器。这个群体的用户目前使用的机型是以GE25、GE40为代表。

360se_picture.webp (8).jpg

最后的一类是以麦客、金旋风为代表的群体。这类用户大多都曾经经历过辉煌的时刻,有着多年的跨区经历,在面临更新机器继续跨区和结束跨区的选择时,由于某些原因选择了结束跨区作业,转为继续用原有的机器进行本地作业。由于作业面积有限,机器更新投入太大,所以他们选择一直使用原有的机器。在机器使用五六年以后,卖二手也仅能卖两万左右,而继续使用一年也能挣差不多的钱,所以仍会坚持使用,直到机器的生命周期结束。当然也存在部分用户看到这类机器价格较低,投资回报比较高的情况下选择入手此类二手机。

评论:我觉得很多机手都是属于最后一种吧,机器修修补补地跑,活儿勉勉强强地干,钱一分一分地挣。

与其说勤换机器多赚钱,不换机器就是没眼界、没格局的话,不如专心提高农机的质量。一台十几万几十万的机器,都是农民辛苦多少年的血汗钱换来的,哪能像换衣服似得说换就换?农民本来就很辛苦了,想赚农民钱的那些人还是先踏踏实实做点实事吧!

来源:农机1688网、农机直通车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