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2018年水稻收获机市场走势预测

发布时间:2018-03-01

导语

2017年水稻收获机进入了存量市场,市场销量同比2016年下降4.80%,生产厂家数和经销商数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水稻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的领域,新增市场将逐步萎缩,行业整体进入更新迭代型市场。因此2018年行业整体趋势仍然会保持着低谷或有小幅上行的趋势。

640.webp (6).jpg

时光如梭,岁月飞逝,我们已经跨入2018年。2017年水稻收获机进入了存量市场,市场销量同比2016年下降4.80%,生产厂家数和经销商数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水稻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的领域,新增市场将逐步萎缩,行业整体进入更新迭代型市场。因此2018年行业整体趋势仍然会保持着低谷或有小幅上行的趋势。

影响水稻收获机市场走势的因素

购买能力下降。继玉米收购保护价下调之后,水稻收购保护价进入调整阶段,种植户收入下降将倒逼生产作业的各环节降低成本,对于水稻机消费也形成政策利空。

种植面积减少。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农业部全国春管春耕暨种植结构调整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今年春耕生产要持续推进结构调整,高标准完成春播任务,要调减东北寒地井灌稻和南方双季稻产区籼稻1000万亩以上。

补贴比例下调。近几年补贴资金下降,单台补贴额度下降,用户购机成本增加库存与需求的博弈。从大田传媒|农机360网对水稻收割机行业经销商的调查统计来看,2017年行业库存总量5200多台,占2017年销量的约7%。按照预期,2017年行业库存量约占2018年预期销量的6.69%。

2017年水稻收获机市场定局

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数量减少。生产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82家,减少至2017年的65家,下降幅度达20.73%;经销商数量从2015年的3310家,减少至3041家,减少269家,下降幅度达8.85%。从下降幅度来看,2017年明显高于2016年;2016年生产企业下降幅度是2.44%,2017的下降幅度上升至18.75%;而经销商数量的下降幅度则有所减缓。

销量略降,销售额略涨。2017年,水稻收销量约7.5万台,同比略降4.80%;销售额80.07亿元,销售额略涨6.48%。销量略降既与市场需求有关,也与水稻收割机产品升级、作业销量等因素有关,从销售额逆销量而上升即可看出这一点。水稻收割机市场销量的稳定还与用于水稻收的购置补贴资金额的稳定有直接关系,2017年用于水稻收的农机购置中央补贴资金约15.1亿元,较2016年小幅度减少了7.75%。

补贴总额缓慢下降。从水稻收的补贴消费大数据统计结果来看,2015~2017年间,水稻收的农机购置中央补贴总额、水稻收销量都是逐年缓慢下降,销售额则是先降后升,整体呈一定的下滑趋势。用于水稻收的农机购置中央补贴总额则是下降了26.49%。

2018年水稻收割机市场走势预测

在对全国水稻收经销商做的2018年预期销售调查统计来看,2018年水稻收预期销售在7.9万台左右,将比2017年有小幅增长,增幅可能达到5%左右。

从各地经销商反馈的情况来看,各地市场增降趋势各有不同。其中安徽省、湖北省预期销量将有大幅度增长,预期增幅分别达到了60%和40%;当然,其他地区经销商在预期上也有偏低的。在28个水稻机销售区,有16个省份的经销商对于2018年的市场预期是增长的,从这点来看,2018年的市场预期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应该可期。

从调查来看,2018年水稻收预期销售主流区域与2017年水稻收主流销售区域基本重合,但2018年主流销售区域的水稻渠道商信心指数基本在51-55之间(仅安徽省达到了62.13),也即这些区域2018年预期销量与今年基本持平。

但是笔者认为,尽管水稻收获机抢占了一部分小麦收获机的市场份额,但是跟小麦收获机的情况类似,近两年影响水稻收获机市场的因素都没多大变化,而且早已达到饱和状态,也是在靠报废更新来拉动市场。在当今的农机行业理性消费观念下,水稻收获机需求量不多,所以市场持续走低。

不过,作为主收水稻,兼收小麦、玉米、油菜和谷子的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获机,随着质量的提升,如果再能兼收其他多种农作物,成为“万能收获机”,使用频率增加之后,或许水稻收获机能顶破“天花板”。在对全国水稻收经销商做的2018年预期销售调查统计来看,2018年水稻收预期销售将比2017年有小幅增长,增幅可能达到5%左右,足见经销商对明年市场的渴望。

结束语

近日公布的2018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调减1000万亩以上,给变幻难测的水稻收割机市场增加了变数。因此,水稻收割机生产企业、经销商、用户要谨慎乐观,但是更要对我们从事的行业充满信心,毕竟全中国吃米饭的范围非常广阔,粮食安全中的“米食安全”就看我们了!

原创声明:

本文原创作者:大田传媒|农机360网 刘文华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