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补贴申报常见问题解析

发布时间:2018-03-10

1 信息闭塞,申报总是找不到“点”

很多农业补贴之所以无法到达农户、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者手里,是因为大家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有这些补贴,等知道的时候也已经错过了申报的时间,只能望而兴叹了!而且有很多项目是专门针对各地区龙头企业、示范社、示范场的专项扶持资金,所以地方主管部门在传达项目申报信息的时候,除了发布通知公告外,只通知符合标准的项目申报主体,并不向村民和社会公开的、大力的宣传,因为补贴都是有条件的,而不是大锅饭。

想拿到农业补贴,自己一定要多上心,除了知道自己能申报哪些补贴,还得知道怎么去申请。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已超过200万家,何况还有那么多农业公司、家庭农场、种养殖户?指望相关部门一个个打电话通知到,显然是不可能的。如今互联网、智能网络终端已深入普及,大家一定要多关注一下涉农职能部门相关的网站,看看都有什么补贴项目,自己的条件能拿哪些补贴,需要提交什么材料去申请,然后有目的地去申报。这样成功的几率大很多。

2 没真正理解政府对农业补贴的意义

农业经营者经常看到国家下达了各种补贴政策,并没有真正理解补贴的意义。以前中央财政对农业实施的各种补贴政策,主要都是以“普惠制”的方式实施,比如自2002年以来,国家相继实施的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简称“四补贴”),以及2004年以来,陆续推出的粮食最低收购价、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简称“托市政策”)。这些政策对提高农民收入,都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一味的发钱补贴,也让很多农户和相关农企只把目光盯在了补贴上,做什么事都想靠补贴,经不住市场的历练,往往都是入不敷出,总是在“不死不活”中挣扎。因此,政府也对补贴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比如: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扶持措施。慢慢从补贴的“普惠制”变成扶持有条件的农业经营者身上。提高门槛的意思在于扶强扶优,优胜略汰,让农业经营者经过市场的历练,提高企业化运营的能力。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如:新型农民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产地初加工、良种繁育、菜篮子工程、农业综合开发专项、农产品品牌建设、合作社财务管理等。

目前大部分补贴都是有相关要求的,比如企业、合作社的注册时间、相关产业、规模、带动农户数量、是不是有品牌、信用程度、年效益、财务管理是否规范等。现在很多朋友对这些信息掌握的不及时,不了解自己是不是具备条件,也不去相关补贴备案申报,只坐在家里苦等,一旦拿不到钱,很多负面情绪就涌上心头,什么腐败,什么没有关系、什么政府忽悠人等等。其实最大的问题是自己的条件根本达不到申报项目补贴的条件。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将农业补贴的内容要求了解透彻,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3 如何拿到农业补贴?

1、要了解农业补贴怎么发的,从哪里可以知道都有什么补贴

国家农业补贴有其发放的规律,比如三项补贴改革后,通常集中在上半年发放;而一些扶持资金类的补贴往往集中在年中和下半年。还有一些地区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性的补贴,以及各省市地区补贴等,往往根据每个省和地区的不同情况有相应的发放时间。因此,想拿补贴,需要把补贴发放的规律及时间把握清楚。

获得补贴有两个途径:一是勤跑政府去询问,这对于一些地方性的政策比较有效,但一些国家层面的政策有时下达到地方需要一定的时间,不一定及时;另一个就是多关注媒体报道,上网看相关网站。

2、要及时了解动态,及时申请补贴

现在,地方官方网站都会将最新的政策、补贴向社会公布。大家要及时关注科技、发改、财政、农业、商务、林业、供销总社、水利、工信九大部委及其相关的省、市部门网站农业补贴类信息。

了解到最新补贴后,要结合自身条件,为自己挑选出最适合的补贴来。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种、养、加、餐饮结合项目、具有科技含量的农业项目等,这些类项目往往申报机会更多、资金数目更大。

此外,自己的项目也要及时通报给政府,并且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政府出面验收之前,务必准备充分,这样才能提高申报补贴的成功率。

3、要了解什么样的申请,获得补贴的成功率大

申请材料很重要,一项合格的申请报告,可以使申请成功率提高70%。申请材料除了包括项目一般介绍外,还必须要突出几个重点,包括环评报告、规范的财务报表。

还有最重要一项,就是带动周边农户致富。现在国家特别重视带动性,很多补贴的设置初衷就是补给合作社、农企、家庭农场等组织,鼓励发挥组织的带动作用,带动更多农户共同致富。

因此,在开启相关项目之前,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当地的情况做研究分析。看看怎样能在自己赚钱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此外,项目本身是否环保,会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等也是要仔细考虑的因素。

4 不同类型的补贴如何申请?

国家的补贴政策,看起来纷繁复杂,但是按照不同的分类,覆盖不同的范围,申请的流程、申请的对口部门都不同,搞清楚这些不同,在申请补贴时按照政策要求,按照相应的流程“对症下药”,再进行补贴的申请就非常简单了!

1.补贴类

对于补贴类,基本上是先建后补,在项目建设前要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认可和支持,提前就好项目报备工作,这样申请起来就比较方便,在按照申请流程走下来,等项目验收成功了,就能拿到补贴。

2.优惠类

对于优惠类,这类补贴是主要是合作社可以享受的政策,在当地工商局注册成功后,对自己的项目建设完成,合作社就可以找到相关的政策发布部分去申请优惠政策。

3.专项扶持类

对于专项扶持类,这些项目要求具有社会效应,带动性要抢,能引导农业产业发展,而且要对自然和生态环境没有不良影响,所以在申请时,申报的材料就非常重要。

4、补贴申请有哪些技巧?

为什么我申请不成功?怎样提高申请成功率?很多农业生产者表示,申请我也提交,为什么我没有申请成功?补贴的申请也是有诀窍的,盲目申请成功率肯定低。

(1)查信息,及时获取申报通知

日常及时关注科技、发改、财政、农业、商务、林业、供销总社、水利、工信九大部委及相关省市部门网站农业补贴类信息,了解关键技术、合作社自身建设、配套服务设施,人才培养等方面了解政府补贴。

(2)把握各项申报、下发时间

在了解到各部门下发补贴政策后,一定要仔细阅读查看,记住申报时间,按时呈报材料,了解大概的补贴下发时间,补贴下发时间等等,以便于后期的跟进。

(3)刷选适宜自己的项目

每年出台补贴政策那么多,一定要仔细了解各项政策,再结合自身情况,筛选适合自身的补贴类信息,向对口部分申报相关补贴。

(4)申报材料正确填写

申请补贴需要提交申报材料,一定要仔细阅读材料提交要求,在提交时按照规范的形式来写,材料要完整,因为材料不规范导致的申请失败,可就亏大了!

(5)申请提交后,多做沟通

补贴多为“先建后补,先干后奖”,验收关系到最终补贴能否顺利到账,所以在提交完材料之后,也要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做好信息畅达,以提高申报成功率。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