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
据有关数据,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在1万亿左右,2020年有望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20%。
不过,中国的智能制造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期。报告指出,大部分中国企业处于研发阶段,仅16%的企业进入智能制造应用阶段;从智能制造的经济效益来看,52%的企业智能制造收入贡献率低于10%,60%的企业其智能制造利润贡献率低于10%。智能制造水平较低,意味着后续发展潜力的巨大。不过,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有着强劲的市场动力。随着人力成本大幅上升,而自动化生产线成本大幅下降,使得企业在扩产时,优先选择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
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路径
和德美不同,中国发展智能制造必须解决布局工业4.0、推广工业3.0、补课工业2.0并联推进的问题,不少中小企业对“智能制造从何做起”甚为迷茫。业内人士从数字化研发设计、制造设备数控化、智能控制、制造服务规程等五个切入点提出了智能制造的“中国路径”。第一个是数字化研发设计,重点推行仿真模拟、三维描述、高速运算、大数据信息工具,据其统计,目前中国的数字化工具在研发设计中的使用率是52%,他认为,2025年要提高到84%。第二个切入点是电子信息技术嵌入产品,提高质量、功能和附加值。特别是关键的零部件、元器件、关键新材料,“在这方面我们自给率只有20%。最典型的是我们的高端芯片,几乎全部要进口,我们要积极地研发,到2020年自给率要提高到70%。” 第三是制造设备的数控化,推动数控机床、机器人、3D打印发展,使关键工序数控率由现在的27%提高到64%。 第四是制造过程的智能控制,生产流程要进一步由自动化提升到智能化,“目前我们生产线自动化的比率是54%,但是要提高一个档次,提高到智能化,这样才能实现本质安全、柔性制造。” 第五个切入点是,企业内部建立一套新的制造服务规程,李毅中认为,新的智能制造的规程应能实现标准设计作业,并对质量安全、能耗、物耗、环境保护等要素做到精准控制,使制造厂成为智能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