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粮食价格卖的更高一些,但是几乎大部分人,每年在卖掉粮食以后都会后悔:卖早了或者卖晚了。其实这个问题,我们要看从哪个角度分析。无非就是两个:农户和贸易商。
一、农户
其实,对于大部分农户来说,没有所谓的高价和低价,只是跟风卖粮罢了。所谓的高价,只是达到了心理价位而已。我的邻居卖的是一块钱一斤,那么我最起码也要卖到一块钱一斤,最好是比他高一点点,这就是农户所谓的高价。因为,个人农户自身条件的限制,包括储存条件,资金以及对粮食市场的了解程度,很难取得市场的定价权,这个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
那么,农户就没有一点办法吗?就任凭小贩摆布吗?也不是的。对于农户而言,粮食想卖个好价钱,只有一个条件:品质。所谓一分钱一分货,老话是绝对不会骗人的。
但是对于种粮大户来说,就很有必要去了解一些关于玉米行情的问题了。一分钱的差价,就有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
二、贸易商
贸易商想把粮食卖高价,其中牵扯到的因素就太多了。我总结了三点:
1、有掌握整个玉米市场信息的能力。
其实做买卖,做的就是信息不对称。所以,从各个地区农户的收割存储习惯,到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都要全盘掌握。只有这样,你才能观察到整个市场的动态。
2、要深知各个地区深加工企业的各项数据。
从上货量到吞吐量,每天都要观察这些数据,从里面找出空挡,伺机出货。
3、胆大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看好了行情,敢于大胆存货,敢于跟周边同行叫板,敢于相信自己的判断。
如果这三点都做不到,只能看着别人挣钱,或者被别人把你挤垮。
来源:吉林农村报,农业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