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至今,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走过了“黄金十年”:农机总量不断提升,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1%,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扶持政策不断发发布。“黄金十年”之后,农机如何再发力,达到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成为行业目前面临的问题。
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移动支付、乘坐公交地铁便捷的乘车码、交易额屡创新高的网上店铺、便民利民的电子政务系统、蓬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各式各样的“互联网+”新模式使得网络强国真真正正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实践当中。那么,网络强国在农机行业又有哪些新实践呢?
在此网络大环境下“农机行业网”创始人沙宝宏先生启动“互联网+农机”的新模式,创建“农机行业网”这一平台,将农机供应与农机手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提高农机使用效率,降低厂家及农户的成本。“农机行业网”平台的存在,增加互联网在农机生产、作业、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功能,大力展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空间。积极推动农机行业模式创新。
由于互联网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使得我们的技术得以关联起来,实现决策的简便化,把物流、人的决策各方面连接起来,保证机器的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还有进行一切农业活动的有效管理。共享农机,这个在农机行业被反复提及过的运作模式应运而生,成为了春耕生产中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与共享农机相对应的就是我们不得不提的“农机行业网”的使用,农机手和农户在“农机行业网”APP或微信小程序注册登记后,到农忙时节,农户可以将种植规模、作业时间、价格意向等需求信息发布出去,并显示离他最近的农机手信息,附近农机手则就可以自由接单。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在我们生产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论是新模式的探索还是B2B平台的推广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
在互联网发展新形势下成功的媒体人始终遵循“内容为王,渠道制胜”这一原则,在农机行业同样如此。虽然推广渠道、方式以及宣传点很重要,但是农机产品要专注自身品质,不断实践创新,抓紧研发制造质量过硬的产品也同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