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农机市场》9月刊。
文章作者:吴亦鹏,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中国农机学会理事。
在我的眼里面,久保田一直有一些神秘感,一方面坚持完全的独资原则,另外现场参观也被层层限制。日前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一起看看我们有哪些差距?
久保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生产技术。绝大多数的业内人士认为久保田的优势是产品技术,久保田资深的生产部长高林华却认为久保田的核心竞争力是生产技术!生产技术是制造技术与链接技术的结合;制造技术,是固有技术,生产工人应该掌握的,是一种标准化的技术,而且是可以在现场看得见的,例如加工、装配;而链接技术是目前国内的企业普遍缺乏的技术,而且对此认识不够。它是制造过程的管理技术,是产品技术与其他技术、管理之间的链接,是生产变化过程的协同,是为了保持生产均衡的一种技术与管理的结合!
有意思的是久保田从来没有避讳这一观点,甚至还曾在农机行业会议上介绍了KAMS生产制造技术与理念。
与国内企业相比,日企生产制造技术的优势是基本功扎实。日企制造技术的第一重点工作是推行员工作业的标准化(标准作业书)。与标准化、可视化相比,精细化、持久化、多能化更是致胜法宝。日企的现场技术文件非常精细,涉及到安全以及对机器功能有影响的质量特性值在图纸等技术文件上也会标注;工时一般以秒为单位;无论基础性工作如5S、晨会还是基本的经营理念等都能长年累月地坚持。日本企业比较重视工厂内部的在职岗位培训,一般新员工要培训三个月,才算合格并开始独立操作,第一个月有老师傅监督、第二个月师傅指导,第三个月独立操作。
农机行业大规模生产的时代代已经结束,精益生产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国内农机行业大部分都是大批量生产模式,在市场下行阶段风险很大。未来农机行业,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是必然的趋势。同一品类产品中,同样型号,但针对每个地区、国家有细分的一个产品子目录是必然趋势。精益生产方式是二战后日本汽车工业遭到的“资源稀缺”和“多品种、少批量”的市场制约的产物,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无论竞争环境如何变化,品质的竞争是企业间最基本的竞争。当今的企业面临着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供应链、商业模式、人才、资本等因素,无一不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仍然是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三不”原则: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执行的核心在于领导层的决心!
日企视现场为市场决胜的关键;“五现”是整个久保田集团管理方面的最高理念。五现主义是日本企业家古畑友三先生总结的现场管理哲学,其含义是“现场、现物、现实、原理、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应按“五现”思想进行管理,即到现场去,通过对现场的观察分析,正确了解现实,并确认是否符合原理、原则,然后及时作出决策,进行修正、调控,使之达到计划目标,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使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当然,我们不能被日本企业重视生产与现场迷住了眼睛,实际上一个优秀的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方面同样有竞争优势。国内农机企业如何尽快转型升级,向优秀的外企学习、快速超越产品模仿阶段,实现技术与管理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