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话农机

发布时间:2018-10-14

 春种秋收,夏长冬藏。农机行业也是如此。春天时,农机人习惯性地等待厂家的销售政策,等待股国家的惠农政策,等待省里的操作细则,在等待中度过了一个个春夜喜雨。转眼间,2018年的秋天在不知不觉中如期而至,给农机人带来的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在行业洗牌中我们很多同行道友仍各显神通,保持着良好的业绩。忧的是,残酷的现实让人举步维艰,秋后又将迎来熬人的寒冬腊月……。

一、农机市场将会越来越规范

大浪淘沙的道理不用多说,农机市场通过多年的追逐后,表象上显示出一片混乱,实际则是主力产品和资源优势的轮廊效应明显,品牌产品对市场掌控能力越来越强劲,规模厂商对市场的控制力和细化管理落实能力不断提升,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具备一定实力的规模生产企业,从产品价格入手,逐步凸显出市场的竞争优势,产品与价格也不断提升。同时,产品质量越来越被生产企业重视,表现在:

(1)人们对农机市场终于有了一定的理性思维。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再也不是写在墙上的口号。滥竽充数的农机具年代,将会逐步被历史改写,尽管当下拼价格的势头依然强劲,那都是一些小作坊在濒临绝路时的一些正常反应罢了。

(2)品牌产品的价格不断下调,显示出品牌产品与实际成本不断改善对等。品牌农机具的价格,贴近成本,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无形中对一些小作坊构成严重的威胁。过去极个别大企,着重于企业暴利化,产品老式化,营销高压化,价格与产品严重不对称,与市场严重不合拍,无形中给予了一些家庭作坊的迅猛发展空间。

(3)笔者从最近的进货渠道中发现,精控库存再也不是代理商的专利,大多数生产企业也从市场中找到了方向感。他们对市场对代理商再也不是压库存,虚报业绩揠苗助长的现象了。他们冷静后对市场需求有了自己的判断,比过去更加务实,且更加尊重市场,减轻了代理商压力的同时,也缓解了生产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未来市场将是诚信者天下

历朝历代生意人总是不被人们看好,无商不奸成了一成不变的标签。如果道友们没有忘记,2018年2月份笔者写了一篇关于某烘干机厂(小作坊:办公,厂房全部都是租用)靠承诺行贿专做全国烘干机招标项目生意。该厂在笔者区域实施行贿中标被曝光后,该厂法人曾派业务人员前来协调,并亲自登门造访表态如何如何。笔者借此机会回访一看究竟,该厂负责人为表示“诚意”拿出合作协议,让笔者签字盖章实施缓兵之计。尽管笔者没有学历,但不谦虚地讲也是阅人无数,这点小伎俩对笔者来说只是一笑而过。对合作协议,笔者看也没看就盖章签字,主要目的就是想通过“合作”来取证,想了解该厂是如何能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呼风唤雨的。经历了三个烘干机扶贫项目招标的前期跟踪,笔者发现他们的业务经理,都是以每台5000-8000元好处费作为条件,关键时刻都是由该厂法人一对一亲自对接。

笔者借助这个案例只想说明一点,生意人想要长远走在农机道上,还是要靠诚信经营,一时的得失与不择手段,靠耍小聪明,总以为智商高人一等,既害人也害己,不可取。笔者更相信今后的农机市场,必将是诚信农机生产厂商的天下。

三、土地流转给市场带来新变化

目前农机市场的细节变化越来越明显,土地流转后散户少了,专业合作社成为当下农机市场的主力。苏北平原再也不是小马力的天下,1204属于起步购买马力段,正常情况下1504/1604成为市场主流趋势,1804/2004的比例不断攀升。

施肥喷药也不是过去的人工作业,从12米/18米喷幅,已实现了25来/26米超宽喷幅,工作效率提高了数倍的同时,操作田亩损失明显减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对农机具的品牌意识有了改善提高,很多合作社社长都是老农机老用户,他们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改变了他们对农机产品质量的眼界,他们吃过苦,上过当,买过杂牌机。

借用某合作社康洪社长的话说,“不谈了!杂牌机价格的确很低,也能赊到帐。不用很好,一用就坏,出尽了洋相,服务差就算了,关键时刻掉链子,连配件都没有。问题是种粮大户老板不能等,数千亩地的确等不起,季节更不等人。过去我们几人一下子买3台X马机,脸全丢死了,洋相就出尽了,卖更不值钱,而且没人要,问题是现在的种粮大户老板,对农机具有要求,点名道姓,不是品牌机连谈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一位基层合作社农机社长的心得体会。

叶落知秋话农机,农机人的品牌季节,也已经到来。无论是生产企业,代理商还是用户,大家对质量有要求,对品质有追求,对品牌有讲究。再也不是从前见毛就是鸭的年代了。笔者相信农机市场通过无序竞争的阵痛之后,将会淘汰一批不守信的,死掉一批赊帐的,饿死一批砸价的,留下一批懂规矩、讲诚信、有实力的品牌生产企业和品牌代理商。


文章作者:童国祥。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