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无人驾驶拖拉机
高端的雷沃阿波斯拖拉机
勇猛红遍全国的玉米收
巨明两行玉米收
中联系列收获机
■ 朱礼好
——兼评《2018武汉国际农机展:外资的看点与本土的笑点》一文
武汉国际农机展已经过去些时日,但脑海里仍然回荡着其精彩的余响。
展会期间,有农机行业的微信号发了《2018武汉国际农机展:外资的看点与本土的笑点》一文,此文因为迎合了行业内一些对国内企业“恨铁不成钢”的人之口味,借助国际展这个年度至盛的农机舆论场剧烈发酵。但笔者看来,无论是观点和论据,此文均失之浅薄、经不起推敲。
为什么这么说,一是因为此文作者导向错误,以先入为主的观点判定外企就是好的,国内企业就是不行。所谓你心里想着什么,就会拿这方面的论据来佐证。《笑点》作者想说国内企业好笑,就尽举些负面的例子或说些负面的语言。
二是此文的基调偏激化甚至极端化。诸如“我们只是在外形尺寸、颜色和商标上的模仿,在技术上的毫无进步”“国内企业,反正能骗一个骗一个,能卖一台是一台。”此类言辞,很不恰当。
三是此文以形而上学的主观逻辑,错把末流当主流,譬如拿浙江宁波和山东潍坊极少数几家企业说事,全然否定国内农机工业整体上取得的成就与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的努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此文举的一个例子就是有企业“把标志做成小鹿与迪尔的绿色”,其实这只是极端的案例,根本不具普遍性,而这种简单傍名牌之举是很多国内同行都不齿的做法,因此并不值得一提再提。
下面就说说笔者的观点。
国内农机企业不可笑,他们很努力
本届国际展,以约翰迪尔、科乐收(CLAAS)、道依茨法尔、马斯奇奥、久保田、洋马等为代表的多数(对,多数,并不是每家都好)在华外资企业在布展方面均不乏亮点,笔者作为媒体人非常欣赏。但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做得好就一味贬低国内企业,更不可因自卑或媚洋心态就忽视甚至刻意抹杀国内企业的努力。
实际上,如果冷静地观察,不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的维度看,国内企业也亮点颇多。从前年的国际展开始,笔者就深切地感受到国内企业在往上走的转型升级方面的努力,很多制造商和经销商也这么认为。
近年来,进入新一轮调整阶段的中国农机企业,包括主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均很努力并取得了卓越成效。以笔者有限的采访经历,无论是制造工艺的改善还是技术的改进,好多企业都不惜下血本,中国一拖、五征(兖州工厂)、雷沃、中联重机、勇猛机械、星光农机、巨明、金大丰、时风等知名企业的生产工艺与装备均算得上是很先进了,现代化的机加工、焊接、涂装设备与技术的采用,大大提升了产品层次;而从技术方面上看,除了一些龙头企业,像久富、圣和、九方泰禾、顺邦、华德、洪珠、星光玉龙、德邦大为等细分市场的优秀企业在各自主导产品上也不断取得进步,因此对外资企业的冲击力也不断提升,有的甚至对外资企业构成有力威胁。从构成主机的零部件企业看,中良胶带的研发、工艺装备和产品检测手段,连德国同行来了都刮目相看;位于潍坊的谷合传动,除了在硬件与技术方面加强研发,近年来请来了5位日本专家帮助提升现场管理能力,产品不断向中高端迈进,有些型号的传动件产品已经具备替代外资的能力。
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后的十年我们说是国内农机化发展的“黄金十年”,其中发挥主要支撑力量的无疑是国内企业。以水稻收割机为例,江苏沃得一举逼近不可思议的4万台,也是至今水稻机销量唯一超过2万台的企业,如果不是产品有亮点、有卖点,不会如此受用户青睐。
从本届国际展来看,国内企业在大马力拖拉机、大型收获机、采棉机、免耕精量播种机、籽粒收获机、茎穗兼收机型、圆捆机、植保机械(包括无人机)、国四排放柴油机、农机精准农业、智能化驾驶等领域均表现出充分的进取心。实际上,近年来,国内农机企业在很多新兴领域不断推出新的机型,就印证了国内企业在供给侧进行改革、满足市场需求的努力。尽管有些产品还不如人意,但是他们对技术的追求和产品质量的升级是显而易见的。与外资巨头相比,我们是后来者,应给国内企业适度的体谅与耐心。
我们看行业,要看龙头企业、有代表性的企业,不能拿那些三四流甚至末流企业作代表,后者终将被市场的洪流所淘汰,代表不了中国农机的先进生产力。
在华外资企业并不都那么成功
国外企业在中国就行吗?也不尽然。实际上,国外农机企业在中国的表现,远不如他们国家汽车领域的企业。
以全球农机第一巨头约翰迪尔为例,尽管在中国市场躬耕数十年,但至今在中国市场恐怕并不能算成功。2002年,并购佳联后易名的迪尔佳联生产的佳联3060、3070及其他收获机械一年产销四五千台,可如今销量与市占率均已很小了;迪尔在华水稻收割机研发了八年,最终项目中止;其4行玉米机在东北市场曾经一度洛阳纸贵,可后来被勇猛等玉米机企业反超。处于全球农机榜眼位置的凯斯纽荷兰旗下的上海纽荷兰在华合资十多年后破产清算。另外以并购见长的爱科集团,目前在中国的发展亮点寥寥,特别是其兖州基地目前看很不成功。
当然,说迪尔等在华外资企业的问题并不是想说他们不优秀,前期在华发展遇障或在于外方对中国发展战略的偏差,当前迪尔中国毫无疑问仍是行业的佼佼者,在很多方面仍是国内企业学习的标杆。这次在国际展上他们无论展出的8550大型青贮机、W100、C440籽粒收获机和F441大型圆捆机等产品及布展创意都非常惊艳,特别是迪尔中国近几年在刘镜辉、李立凤等中国高管的带领下,正呈现复兴的迹象。
从目前看,真正让国内农机行业推崇与叫好的企业恐怕只有久保田。但久保田真正胜在其领先的制造技术上产生的产品可靠性。同时,久保田的一个厉害之处还在于对中国市场的吃透和对政策的谙熟利用,譬如收获机不死守一片叫好的PRQ688,产品跟着补贴政策和需求同步向大型化升级至988,拖拉机由70马力升级至本届展会上展出的150马力7151机型,产品型谱也向全程全面农机化推进。此外,同属日本的洋马和意大利道依茨法尔由于重用中国团队和发挥自身优势,目前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笑点》一文还说“收获机械,似乎我们的本土企业,只会在喂入量上做文章,或者就是剑走偏锋,玉米机做坏了,去干青饲机;土豆机做坏了,去干药草机。反正,能骗一个骗一个,能卖一台是一台。”以笔者观之,在喂入量上做文章并没有错,这是跟随国家政策引导做出的调整、是适应用户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在华外资企业也一样,包括《笑点》一文举的科乐收在华推出的D370的例子。同时,具体到企业经营本身就有一定的试错成分,天才企业家毕竟是少数,根据企业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调整产品与产业结构何错之有?而且,现在国家提倡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身就是对后进市场和薄弱环节进行的主动应变。
好技术也要与市场相结合
从技术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再好的农机技术与产品,现阶段的中国农民如买不起、用不起,也是白搭。这也是为什么外企在中国市场卖不过国内企业、或者他们的高端产品“曲高和寡”的重要原因。好技术是要花钱的。谁不想进入“高端俱乐部”?可是做高端产品,需要高端供应链、高端销售渠道和高端用户来支撑。农机工业作为实体制造行业,其供应链还需要基础原材料工业来支撑,这又不仅仅是农机行业的问题。
不与市场结合的好,那是一种“伪好”。国内农机企业千万不能被某些论调乱了方向,不可空去追求高大上,不然你就会成为先烈。先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西方现代农机工业已经走过了上百年的漫长发展之路,而我们真正算起来也就三四十年。西方跨国农机巨头在中国投放的很多产品技术,其边际研发成本已经高度摊薄趋近于零,而国内农机企业真正发展也就近一二十年的事,现阶段如果投入巨大的研发成本去与外企巨头竞争,无异于以卵击石,我们还出不了农机行业的“华为”。
无需苛求中国企业的创新模式
再谈模仿。不错,由于技术底子薄,目前很多国内企业在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在模仿外资或其他同行的优秀产品,毕竟能有几家企业有实力去国外直接收购技术或企业?这方面,不必苛求国内企业,很多老外在发展过程中也一样。
日前参加星光玉龙举办的秸秆综合利用论坛其副总范玮就举了个关于模仿的例子。她认为,模仿是最快的学习方法,是历史进程的必然阶段,我们是难以逾越的。二战后的日本,大量的工厂在空袭中被毁,日本工业萎缩,经济萧条,举步维艰。要如何在贫瘠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呢?就是从模仿开始的。日本跟随在美国后面,对电脑、消费品、通讯产品,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日本技术人员除了书面学习以外,还从美国购入实物产品,进行拆解,彻底研究每个部件。他们起了一个很有科学性的名字“逆向工程”。其实跟我们现在的“山寨”是一个意思。当年“madeinJapan”被多个国家批评,逐渐日本就开始意识到“要令本国产业和生活向前发展,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日本开始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研发自己的产品,终于由模仿者变成了领跑者,一雪前耻。这点值得我们深思。
国内农机行业稍微清醒一点的人士都会明白目前我们的短板所在与努力的方向。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后来居上,一条重要的指导原则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亦即走所谓集成创新之路。如何集成?就是利用别人的优秀先进的成果。当然,在当今时代,我们在模仿式创新过程中要聪明、文明地模仿,尽量避免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笑点》作者非常推崇的某日资企业的玉米收获机也是从模仿国内华北一家企业产品开始的,这在国内农机行业是“公认的秘密”。单纯从产品本身看,这款“模仿”产品青出蓝而胜于蓝,但是由于其大量采用日本进口的零部件,导致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即便达到上千台的销量仍然入不敷出,因此亦导致其投放市场的过程受阻,产品叫好不叫座。这也再次证实了好技术、好产品是需要花钱的观点。
农业机械化还要国内企业挑大梁
说到这,对于我们的行业人士也要注意到国内企业的努力,不要一味横加指责国内企业不行。过去发展农机化主要靠的是国内企业,今后也如是。现在国家倡导全程与全面机械化、倡导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为那些农机化发展薄弱环节、薄弱领域提供产品,更需要国内企业。如果产生不了规模效应,国外企业是绝对不会在你中国搞产品开发的。他们所做的,是把在国外已经成熟甚至已经过时了的技术予以流布并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正如某日资企业生产的玉米收获机质量好、售价高,可是成本也比国内企业高很多,即便农民愿意买,企业还不愿多供应,因为多卖一台亏得越多。
试想,我国玉米机收事业,如果不是国内企业的努力,那是不可想象的。东北市场没有勇猛、迪马,黄淮海区域没有雷沃、巨明、金大丰,丘陵山区没有金达威等企业,中国的玉米收获机械化肯定还有好长的路要走。另以甘蔗机械化为例,以约翰迪尔和凯斯技术之盛,并没有让中国的甘蔗收获机械化事业发生质的变化,今后要想发生质的改观,恐怕还是得靠一批国内企业的努力。今后,棉花、马铃薯等作物的机械化同样主要靠国内企业。
外企产品好则好矣,可是卖不了几台,对中国农机化事业发展作用有限。外资农机产品的价格中国用户支撑不起。当前,若大规模靠外资产品支撑中国农机化,那我们农机化的发展成本太高。更严重的是,我们要防中国农机工业陷入“拉美化陷阱”。
正常的产业发展形态应该是以中端产品为主、高中低呈现橄榄形的分布状态,如同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一样,中产阶段要占多数、成为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从农机行业来说,我们的技术和企业以中端(与目前发展阶段相适应)为主,目前的产业形态就是基本符合中国当前农机化发展模式的,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不能一吃吃个胖子。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行业集中度上升、产品向高端升级,这是需要一定时间窗的产业发展规律。而且,中国市场太大太复杂,还不能简单地拿国外的经验来套中国(农机化和农机行业)。
特别要指出的是,当前农机行业遇到的问题并不简单在于农机行业本身,而是掣肘于农业和实体制造遭遇的系统性的问题。
过去,我们的国内企业靠销售策略和服务策略与外资企业竞争,而目前已经进入品质竞争时代,下一步将进入技术的竞争。国内企业是非常明白这个道理的。媒体人需要谦虚地跟身在其中的人学习,而不可自以为是、指点江山。这篇拙作也算想给国内企业正一下名,但是,并不代表我对其中一些企业的一些负面作法予以肯定与鼓励,该改的,一定要尽快改、努力改。
本版图片摄影: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