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内,农场技术人员利用物联网监测温室大棚情况。李晓果摄
图为宁夏贺兰县立岗镇生伏家庭农场工作人员介绍印有可追溯二维码的有机大米。 王鹏摄
图为湖北省秭归县网店工作人员在查看脐橙网上顾客对脐橙的评价情况。 郑家裕摄
本报记者赵宇恒房宁
大事记
1986年,原农牧渔业部制定《农牧渔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和《农牧渔业部电子计算机应用规则》,这是我国最早的农业信息化政策文件。
1992年,原农业部制订《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方案》,成立农村经济信息体系领导小组。
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信息工作会议召开。
2001年,原农业部启动《“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
2006年,原农业部下发《“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规划》,全面实施“金农工程”、加快推进“三电合一”信息服务工程、启动“信息化村示范工程”建设等。
2007年,《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出台。
2008年,中央提出“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控制、市场流通的信息服务水平。
2015年,“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大数据战略。
2015年~2016年,原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意见》等一批行动和意见。
2017年,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在苏州举办,集中展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螃蟹生产季,江苏宜兴高塍镇养殖户邵宁伟习惯每晚入睡前,在手机上点开“渔业云”小程序,看看自家70多亩蟹塘的溶氧情况,轻触手机屏,蟹塘的增氧泵就进入工作状态。“这个物联网养殖系统不耽误事儿,机器比人工精确,省力省心。”像他这样,把手机作为“新渔具”的养殖户,在高塍镇少说有七八十家。
“32分钟,各个平台超越了去年1小时的销售量。”2018年11月11日00:37,北京密农人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博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当天,有22吨、货值35万元的农产品从“密农人家”位于北京密云、天津、河北的基地直通城里人的餐桌。
同一天,在位于河南省浚县白寺乡李桥村、编号F0055的益农信息社里,信息员刘建国帮十来波村民下了3000多元的订单。包括F0055在内,全国有22万多个这样的益农信息社在编织着信息进村入户的服务网络。
当下,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农业物联网、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方兴未艾。若将历史指针回拨40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还是白纸一张。如今,这张纸上描绘着最炫、最潮、最具生命张力的图景。40年来,追随科技发展的脚步,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聚合政府、企业、社会的力量,农业农村信息化特别是“互联网+”现代农业,日益提升着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水平,不断促进着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农业“弯道超车”,改变农村面貌,为乡村振兴提供着强劲动力。
应运而生——信息化建设按下“启动键”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回溯40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信息化如影随形,它得益于改革开放,也支撑了我国农业农村的变革。
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改革开始释放市场的活力,农业农村领域的信息工作也开始由服务于指令性计划的传统模式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工作框架转变。
我国农业信息化甫一起步,就着眼于计算机技术。1979年,农口引进了第一台大型计算机FelixC-512,用于农业科学计算、数学规划模型和统计分析。8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计算中心、原农业部成立信息中心相继成立,计算机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统计工作中应用有了实质性进展。
进入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加强“信息引导”被提上政府工作日程,农业农村信息化迎来了政府推进、有序发展的春天。原农业部农村经济信息体系领导小组、市场信息司以及各省(区市)农业部门对口信息工作机构陆续建立,工作“班底”成型。1994年,国家提出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监测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农村大型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和提高农村网络覆盖率,电子政务建设开始有系统地推进。到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信息工作会议召开时,中国农业信息网建成开通,全国各省、地农业部门以及600多个农业基点调查点配备了计算机,实现了统计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这一时期,信息采集、统计等农业管理最早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成为越来越多农口人的办公工具,进行着信息技术在中国农业领域的启蒙。
现年52岁的农信通集团创始人李勇回忆,他事业的源头来自1986-1997年的基层农业干部经历。“农业封闭、分散,这样的小生产如何对接大市场”,这个问题一直盘踞在他脑子里,他隐约感觉到计算机是个出路。
这个阶段也是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道亮学术生涯的起点。彼时,作为中国农大工学院农机专业学生的他,出于个人兴趣,将本科毕业设计定为电子报警系统。严格来讲,这个题目属于信息与电气化研究领域,这一“跨界研究”锁定了他以后20多年的研究方向——农业信息化与自动化。
可以说,上世纪80到90年代中期,这个以计算机在农业领域逐步推开为特征的发展阶段,是我国农业信息化的萌芽期,也是农业与互联网梦开始的地方。那些对农业信息化之路的思考和探索萌生于此,那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也从这里起步。
因需而动——
农业信息服务厚积薄发
如果说早期的信息服务主要侧重于农业管理、政策制定,那么,在新世纪之交,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农业信息服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服务模式、服务手段和服务形式都在发生变化。
随着粮食生产迈上万亿斤台阶,农业逐步告别短缺时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问题开始突出。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对农业信息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完善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向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入世”步伐加快,农业与国际接轨,对农业组织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提出更高要求。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始进入农业领域,电话、电视、电脑、手机投入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化按下“快进键”。
这一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领域重量级的顶层设计接连出台,农业农村信息化专项建设如火如荼。2001年,原农业部启动《“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2005年,“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项目启动实施,打造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2006年,《“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业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规划》发布,提出全面实施“金农工程”、加快推进“三电合一”信息服务工程、启动实施“信息化村示范工程”建设;2007年,《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出台,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这些都成为全面快速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政策层面释放的红利促进了信息服务产业孵化,商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农业农村信息化。
1997年,在北京中关村第一次接触拨号上网的李勇受到震撼,决计改行做信息服务。1999年,他加入北京农软科技有限公司,从创办“中国农网”开始介入农业信息化业务。2002年,农信通成立,开发了我国第一个商业化的农业软件,率先用机顶盒、寻呼机为全国农民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与运营商合作发出了第一条农业信息服务短信……
信息需求的爆发,为信息化设置了越来越多的新课题,促使着研究者们不断思考、探究。
1996年,李道亮在中国农大读博士,鱼病诊断专家系统和农业病虫害远程诊断系统是他的研究重点。他把当时的农业信息化比作“人+计算机”,例如鱼病专家系统就是把病名、病症、病因和治疗方法输入到计算机中,养殖户对照着图片判断病症,按方抓药。这种软件系统为农业生产信息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李道亮还有困惑:“这些都是基于人的知识和经验,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比如鱼烂鳃病是由细菌感染所致,要通过控制水质来防治,但怎么控制水质,没有操作依据。”2006年考察西欧国家的设施农业,他豁然开朗:“单靠专家系统和决策系统,就像人只有神经系统,没有运动系统,必须软件硬件一体化才能实现农业的自动化。”他下决心开展传感器和无线传感网络的研究,组建智能系统研究团队。一年后,团队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水质传感器、采集器、控制器和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管理平台,实现了水产养殖领域水体信息采集、无线传输和智能处理与控制的一体化。这些就是今天水产养殖物联网的雏形。
在国家级重点工程的有力拉动下,信息产业积极拓展,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据《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8)》,到2007年,全国99.5%的行政村通电话,92%的乡镇开通了宽带;各地服务“三农”的信息平台达到2400多个,为各地农村提供7万多种服务,各类涉农互联网站超过6000个。农业信息化呈现出多点开花、快速推进的局面,为正在酝酿的新变革做好了铺垫。
乘势而变
——“互联网+”梦想成真
“解决一个发展阶段最新的问题或具有标志性、趋势性的问题,往往是当时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因此它就应该成为这一时期农业信息服务的最新内容和工作重点。”一位老农业信息工作者这样总结农业信息工作的规律。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控制、市场流通的信息服务水平”。这意味着面临资源压力、国际竞争压力,我国农业转型迫在眉睫,而农业信息化要全面助力传统农业改造,为生产集约、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搭桥铺路。
农业生产链条的不同环节,对农业信息化已经提出了新的期待——
在水产养殖大县江苏宜兴市,绝大多数蟹农当时还延续着传统养殖模式。养殖户邵宁伟说,天气不好时,池塘溶氧量低,螃蟹缺氧影响生长,常要三更半夜爬起来巡塘,划着船用竹竿拍打水面辅助增氧,劳动强度大,还很难保证效果。
在北京朝阳区CBD的外企里,白领们为了能吃到安全放心的蔬菜,情愿多掏几十块钱。他们的同事、来自密云河南寨村的孔博知道,“这些菜从农民手里买也就几块钱,这里头利润很高”,但由于产销信息不对称,凭着优质农产品却出不了山、卖不上价。
技术为实现期待提供了机遇和条件。近十年,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渐成熟,农业信息化开始从单项技术应用转向综合技术集成、组装和配套应用。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运用这些技术对各种农业资源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在线化处理、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和科学化管理。
这是一个政策保障密集出台的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相继实施网络强国、国家大数据、“互联网+”行动等战略部署。原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
这又是一个重大项目纷纷落地、重大活动频频亮相的时期。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实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启动,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展开;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召开,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举行。
政策导引、项目带动,加强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营造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更广的范围内配置、优化农业要素。
李道亮团队研制的传感器、采集器和控制器在2010年走出实验室。邵宁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三个蟹塘里安装了智能水质监控设备,岸上架设了数据中转的“网关”,他手机上还下载了一个客户端,实时监测、遥控增氧、自动投饵,解决养蟹的“老大难”。次年,宜兴4个乡镇的1万亩水面都用上了这套系统,农业物联网技术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如今,应用范围已经拓展到26个省区市。
外企白领孔博辞职回乡做农业电商了。2012年初“密农人家”淘宝店开张,他和妻子两人坐着公交车从农村收柴鸡蛋,天不亮下地摘菜,分拣包装后第一时间发给客户。一年下来销售额突破75万元。2016年,公司搬进了2000平方米的生产办公车间,团队发展到了60多人。目前,全年稳定供应140余种优质农产品,年销售额3500万元,店铺会员累计达到6.8万人,带动300多个农户。
多年前的梦想,在互联网时代成真。
深度融合——
农业转型日新月异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本质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和深度融合,产生一个更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更具竞争力的新业态,打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实现全链条、全产业、全要素的在线化和数据化。
深度融合正在全链条上重塑产业,探索生产技术先进、经营模式适宜、管理方式高效、服务内容实用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生产智能化成效显著。已有9个省份实施国家物联网应该用示范工程智能农业项目、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田间定点监测系统覆盖全国600个县,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超过1亿亩;安装北斗自动导航的拖拉机超过1万台(套),机深松整地作业信息化监测面积累计超过1.5亿亩。
经营网络化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呈现东中西部竞相迸发、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的发展格局。2017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2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400亿元,同比增长53.3%。
管理数据化深入推进。国家农业数据中心等建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农村事项在线全流程一站式咨询、一体化服务正在逐步实现;农业农村部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农药登记审批、市场监管和追溯管理实现全程信息化。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渐健全。新一代12316热线平台正在升级,全媒体云服务平台、交互式电子商务、智慧农业服务等创新性服务将推出;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农业监测预警体系逐步建立;信息进村入户已在18个省份整省推进,全国共建设运营益农信息社22.3万个,累计培训村级信息员72.2万人次,为农民提供公益服务8731万人次、便民服务3.1亿人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03亿元。
手机日益成为农民手中的“新农具”。近些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每百户手机拥有量接近300部,农民手机网民越来越多。手机日益成为农民发展生产、便捷生活、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深度融合也于细微之处发力,改变着农业的模样。
“密农人家”在帮农户解决了“卖给谁”的问题后,“种什么”成为焦点。“从电商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们的用户定位正在发生着改变。”孔博说,通过大数据分析切准市场需求,密云河南寨镇的农户对订单种植得心应手。农村电子商务在促成生产与需求的精准匹配。
鹤壁市“互联网+三农”浚县运营服务中心负责人朱彦军今年发起成立了浚县农机联盟,将全县1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组织起来,与县农机部门接洽,统一安装定位系统和物联网设备。秋天组织了86台拖拉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深耕深松作业。这位曾经的快消品经销商说:“‘互联网+’促使着我们转型,从传统的经销商成长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变迁,新一代农民群体成长起来了,我们农业的发展方式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那时候,以农业生产全程自动化装备做支撑的农业3.0时代值得期待。”李道亮说,在自动化农业的3.0时代之后,或许还将出现以无人化为主要特征,全要素、全链条、全产业、全区域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农业4.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