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需插上机械化翅膀

发布时间:2018-12-10

■本报记者金娟

近年来,随着中药医学的发展,“中西结合疗效好”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带动了中药材产业的飞速发展。但相比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中药材的机械化程度实属缓慢。原本就属于小众产品的中药材因其品种繁多,且生长周期长,一年仅一次,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更容易让人们“视而不见”。为此,在今年的武汉农机展中,主办方特意为中药材产业打开一扇窗,让大家全新认识中药材农机化的魅力以及困惑。

中药材求机械化的“关注”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食品药品安全特别是原料质量保障问题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中药材在中医药事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据2017年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年度报告显示,中药资源有1.3万多种,栽培药材736种,市场流通药材种类达1888种。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约为6799万亩,产量可达1850万吨。据全国18个省区十三五规划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国规划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6000万亩。但让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业从播种到采收仍以传统人工作业方式为主,如果不能尽快发展“机械化”,将导致中药源头成本特别是人工费用不断升高,药材价格将居高不下,成为影响中药产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不利因素。

正如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卫权所说,中药材品种繁多,播种采收要求各异,是种植业中农机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他认为,要实现机械化播种,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种子的千粒重、形状,以及株行距、播种量、亩保苗株数、播种深度等进行播种机的研究改造,还要考虑到穴播、条播、种植密度、播种深度等问题。如贝母的播种,党参、当归的育苗播种,目前只能人工进行。在采收环节,像枸杞、菊花等采摘果实、花、叶类的中药材,由于其特殊性,很难实施机械化。“农机化是中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劳动力的匮乏和成本的不断升高,机械化将是中药发展的重要保障。”他说,由于我国设备落后,国外已经针对我们中药情况定向研发了相关产品,但价格昂贵(如日本的抓耕机),农户一般无法承受。”

因此,国内中药材农业的机械化或将可以迎来发展的春天。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郑志安提出,一方面,相对于大农业,中药材产业具有高价值特性,而且近年来中药材行业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机械需求旺盛、购买力比较强。另一方面,中药材生产过度依赖人工,单位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占70%—80%,如麦冬采收人工费用亩均高达2000—3000元。第三,机械制造企业技术储备的转移利用以及新技术储备的形成与再利用,可以有效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并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为此,他认为关注投入这一行业成为当前最佳的时机和选择。

小有成绩还需发展

在武汉展中,记者见到了一家研发生产中药材机械化收获的企业,他们首次带着自己的产品参展,主要目的是让大家熟悉这一领域。“要根据中药材不同的生长习性,采用不同的机械化收获方式才能保障不因收获作业影响中药材的品质。目前,我们研发生产了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但也只是小批量推向市场。”其工作人员说,“由于中药材范围广、品种多,难度系数大,机械化发展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据了解,我国也有少量的企业对中药材机械化进行了研究、生产,但多数水平较低,与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

为了促进中药材规模化种植,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大力推进中药材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经过近4年的引进、研发和推广,文登西洋参已实现收获机械化。让人欣慰的是,2016年文登自发研制成功第一台西洋参播种机,标志着西洋参从播种到收获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与其类似,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根据全县中药材生产实际,充分利用创建中药材机械化收获示范点的有利时机,先后在理川、阿坞等乡镇重点打造中药材机械化收获示范基地,大力引进和推广黄芪、党参、当归、大黄等中药材挖掘机械。

各大高校也积极参与其中。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赖庆辉就带领其科研团队,对2BQ-15三七精密播种机经过三代样机改进,得到了农民和企业的认可。“去年玉溪新天力农业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生产5台样机,今年预计达50台。每亩节约人工成本500元,按照1万亩计算,可产生500万的经济效益。”他说。

除了耕种管收环节外,中药材的初加工、炮制加工的机械化也是近年来关注的重点。汉广中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王立表示,大部分中药材在初加工过程中,烘干工艺耗时长、成本高、工艺复杂、品质影响最大,严重制约初加工的产量、成本和产品均一性。他对机械和传统两种工艺在安徽亳州的白芍产地初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时间进行对比,在经过挑选、清洗、煮烫、去皮、烘干、切片工序操作后,机械组需要25小时,12人完成,而传统人工则需要10人经过70个小时才能完成。“机械加工明显少于人工,节省60%的加工时间。”他说。

由于中药材自身生长的特殊性,其种植相对分散。据统计,63%的中药材生长于西部地区,其中80%以上的中药材种植面积是由种植专业户投资,规模较小,机械化难以实现。同时,小众产品的研发生产成本较高,亦是抑制机械化发展的因素。王卫权认为,应建立国家、企业及专业种植户的合作机制,国家以政策资金、企业以需求技术、种植者以推广应用为投入,促进中药材农机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郑志安则认为,由于中药材机械化不属于质量稳定、容易标准化、有成熟产品的领域,故此不适合大众化定制模式。与大农业不同,中药材机械的个性化需求(每个品种一个生产特性)具有排他性,使得基于某环节(如收获)的机械装备的通用性受限,呈现较强的定制特征。所以,他提倡中药材机械化应走“私人订制”的新路,不仅能有效满足中药材生产主体对中药材机械的个性化需求、提升生产力水平,而且也为我国农机制造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效服务中药材产业的路径。但他坦言,中药材机械的定制化尚属新生事物,还需在实践中逐渐探讨与完善。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