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中国国国际农机展在山东青岛落下帷幕。本次展会展览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2200余家中外展商带着特色农机亮相。记者了解到,中国国际农机展已有60余年历史,目前是亚洲地区第一规模年度农业机械专业大展。
近些年,国际化也逐渐成为中国国际农机展的看点之一。一方面,国外参展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持续提升。本届国际农机展有超过150家国外企业进行展览,展出产品包括收获机械、拖拉机、农机具、畜牧机械、果蔬机械、高端零部件等;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在本土的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寻求更多海外合作,不少中国农机参展企业也在修炼内功,加快布局海外市场。
产品配套活动 点亮农机舞台
在此次农机展上,2200百余家农机企业都带来了他们的新产品或是特色产品,场馆里覆盖的耕种管收各个环节的“大家伙”成了馆里的主角。而若想在馆里吸引大家的关注,还是要花些心思。
此次,美国的农机企业约翰迪尔公司将230马力的5台拖拉机,C120、C440玉米籽粒收获机,8500青贮收获机,F441R圆捆机共9款农机设备带到了现场。同时,还设置了精准农业解决方案展台、发动机展台、服务零件展台及迪尔融资展。而在一个角落里,不少观众却被企业的农机模型、背包等产品吸引,前来询问价格。
来自德国的企业福林格(青岛)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这次带了3台粪肥处理设施。虽然数量不占优势,但群众关注的热情却不少。“咨询粪肥处理设施的人也逐渐增多了,比去年人还多。尤其是合作社、牧场、农场等来问得更多。”公司的渠道经理王磊告诉记者,今年是他是第二次参加中国国际农机展,展会开幕的当天设备还进行了现场演示。
凯斯纽荷兰市场研究主管朱力介绍,凯斯纽荷兰与中国的情节源远流长,常常参与中国国际农机展。在本次展会期间,分别展出了300和220马力的国四排放拖拉机,并推出模拟农机驾驶项目,以AI人工智能和VR虚拟现实等技术与观众互动,并为观众准备了丰厚有趣的小礼品。
在S4展馆有3个国外展团前来参展,中国国际农机展的常客韩国展团在此次展会中集合了20多家龙头企业前来;意大利展团面积从原来的300平方米展区扩展到500平方米,集合15余家以果蔬为主的农机企业与观众见面;德国则将集中优势力量,带动10余家农机企业参与其中。
布局“走出去” 实现转型升级
农业现在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有很大发展潜力。目前,一些中国农机企业已经开始探索“走出去”。他们在海外设立工厂、研究院……而这些中国农机企业“走出去”的过程,就是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从“大”到“强”蜕变的一个缩影。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农机市场》杂志社社长如一介绍,2017年,中国农机出口297.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2%;进口133.75亿美元,增长10.55%。中国有2500多家“规模以上”(公司一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农业机械制造商。
“我们的全球化战略,不同于其他农机企业在海外通过简单地直接并购,单纯靠‘拿来主义’期望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雷沃重工董事长、总经理王桂民介绍,从1998年成立至今,雷沃重工依托海外销售服务网络,已累计出口各类农机产品超过10万台,大中拖拉机出口量占到国内品牌的三分之一。近年来,雷沃重工积极走出去,不断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提高产品的技术创新水平,使产品与国际品牌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提高农业机械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产品的品质是核心。练好基本功,不愁没市场。面对未来,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虽然这还需要几年时间。”中联重科农机海外事业部总经理张兴华告诉记者,目前,中联重科销往国外产品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聚焦东南亚、南亚水田用的小型设备;二是旱田机械。主要是独联体国家的大型拖拉机、谷物收获机;三是聚焦甘蔗糖业。在国内目前已经发展有四五年时间,今年开始向海外推广。
立足当地市场 售后服务也关键
为了更好地“走出去”,与其他国家实现合作,农机企业要关注哪些问题呢?“就农业投资来讲,要充分考虑气候条件、政策,而在推广农机产品时要充分考虑它是否适合当地市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聂凤英认为,合作双方应找出合作的重点领域,研究当地的市场。为了更多中国农机企业能够走出去、走得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外农业研究中心承担建设的农业对外合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也有关于农机行业的专题门户,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如一建议,生产厂家除了销售产品外,还应根据土地规模和农作物品种提供机械化全过程解决方案;加强服务力度,包括服务及时性、延长配件供应周期、增强配件的通用性;开发更安全、适应性更强、更可靠的机械。
巴基斯坦农场农业资源与机械化协会会长阿里·阿德南介绍,我们与中国的一个农业机械公司进行合作的前提,就必须要先找到我们当地面临的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实现良好的的合作。这也就是说要引进国外的机械,就要了解当地的条件和需求,再去调整制造参数。如果其他国家农机企业想和我们进行合作,协会也会通过举办会议或是进行示范等项目帮助他们。
“在斯里兰卡,木薯、豆类、水稻新的生产技术都是很具有发展潜力的,希望大家能够在斯里兰卡找到好的合作方。”斯里兰卡农业机械制造商与供应商协会会长拉桑塔·维克勒梅索里亚建议,任何农机企业在推广新产品之前一定要先进行试验,同时后期的服务也要跟上。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PT RUTAN公司运营部总经理克利福德·布迪曼认为,价格是大家都会考虑的问题,但是农机质量和稳定性、适用性,以及售后服务都很重要。“还有就是,一定要到农田里倾听农民的诉求,再对机器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