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标准:茶叶理条机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2014-04-28

  标准编号DB34/T 1135—2010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茶叶理条机械化作业的技术术语和定义、理条叶要求、茶叶理条技术要求、操作人员要求、理条作业前准备、理条机械化作业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及机具保管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茶叶理条机的机械化作业。

  主要技术内容

  1.理条叶要求

  (1)理条加工的鲜叶应来自无公害茶园或有机茶园,按规定要求进行验收,不得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品质不得劣变。鲜叶需进行杀青或萎凋,将含水率降至58%一62%后,再进行理条加工。

  (2)杀青掌握叶茎发软、略卷成条为宜,不得出现爆点、焦边及红梗现象,杀青后的在制叶须及时、均匀、充分摊凉,冷却后方可进行理条加工。

  (3)鲜叶萎凋应在竹匾等器具上均匀摊放,厚度为20—40毫米,高档茶薄、中档茶稍厚;萎凋时间(4—8小时)。鲜叶含水率低用时短,含水率高则时间长,气温高时间短、气温低时间长,晴天时间短、阴雨天时间长,萎凋至叶茎发软、折梗不断时即可进行理条加工。

  2.茶叶理条技术要求

  (1)成条率≥85%。

  (2)碎茶率≤3%(指不加压理条)

  (3)含水率38%—40%。

  3.理条机械化作业规程

  (1)用洁净干布清洁槽锅内壁。

  (2)接通电源,起动热源,进行10—15分钟空运转。机器应运转平稳,无卡阻、碰撞和异常声响。

  (3)当槽锅温度达到80—90摄氏度时,即可向槽锅投叶。

  (4)投叶时,根据槽锅有效面积,高档茶按1.2—1.6千克/平方米、中档茶按1.6—2.2千克/平方米(连续理条机除外),均匀将茶叶投入至每个槽锅中。

  (5)根据制作茶叶条形,按照先慢后快原则调整槽锅运动频率,但制作片叶(如六安瓜片)频率≥120次/分钟,制作大叶种芽叶(如太平猴魁频率≤130次/分钟。

  (6)制作扁形茶,使用加压棒应掌握理条初期、后期轻压或不压,中期重压。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