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主贷款”与种粮女强人的不解之缘

发布时间:2015-06-18

湖北钟祥市胡集镇蛮河岸边的李逢苹欣喜地告诉记者:要不是农行的支持,去年的秋播又成问题。

201211月,李逢苹家庭农场正式成立,这位村里的种粮能人算了笔细账:相比传统方法,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和农资集中采购,每亩上下两季可节约近600元,其中购种50元、插秧(播种)250元、收割140元、旋耕作业100元、喷洒农药40元。

李逢苹与农业银行的合作源于农业银行2013年在湖北创新推出的三农信贷新产品——“家庭农场主贷款。当时,中央出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的政策后,湖北钟祥市以流转土地进行土地集约生产经营的家庭农场蓬勃兴起。

面对湖北家庭农场主旺盛的金融需求,农业银行针对家庭农场的产业特色、种植模式、资金需求特点,率先创新推出家庭农场主贷款,支持和引导家庭农场主规模化经营增收致富。借助农村经济管理局这一土地注册登记平台,家庭农场主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提供抵押,即可从农行获得信贷资金。

作为农业银行在湖北家庭农场主贷款的第一位受益人,李逢苹对20134月从农行获得的100万元贷款记忆犹新。当时我正为每年两季的种子、肥料、农药、机耕本钱发愁,农行的贷款手续简便、门槛低,一下就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当年,李逢苹家庭农场2000农产品喜获丰收,获纯利90万元。

截至20149月,在荆门,农业银行已为李逢苹等57户家庭农场累计发放贷款4500余万元。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开展的首次湖北省县域金融创新产品评审活动中,家庭农场主贷款被评为一等奖。

4500平方米综合楼、1.5万平方米标准化粮食储备仓库、2000平方米农机库、6000平方米晒场……李逢苹自然有掩饰不住的喜悦。熟悉她的农业银行工作人员笑称她是荆门的郝思嘉,她一言一行中都充满了对于土地的热爱。

以往农民把土地当作生活的保障,对土地流转有抵触心理。但随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流转费用的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把地租给李逢苹种,这个事好啊!不但省事了,每年每亩还有650元租金!作为钟祥市胡集镇向岗村三组的一位普通农民,杨方明的这番话其实代表了当地许多农民的心声!

目前,在农业银行的持续支持下,李逢苹家庭农场集约经营面积达39500亩,贷款规模达到116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8亿元,利税300多万元,带动农民1000余人就业增收,已成为集良种培育、养殖繁育、机械耕作、收购加工、仓储物流、包装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家庭农场。

富硒黑小麦是李逢苹从河北引进的品种,产量虽低于普通小麦,但含有锌、钙、碘、硒等多种矿物元素和微量元素,市场价格也高。我不仅要扩大黑小麦种植规模,还将在农场内建一座精制面粉加工厂,把黑小麦加工成精制面粉,创立自己的品牌,实行精品包装,直接销往城市大超市。李逢苹对农场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据了解,在湖北,农业银行利用与从事化肥生产和粮食深加工等龙头企业的合作关系,为家庭农场主提供市场讯息,为其生产采购和产品销售牵线搭桥。针对农业生产季节性强、金融需求旺的特点,该行还成立了家庭农场营销服务团队,通过名单制管理,贴身做好全流程服务。在春耕备耕时,及时满足家庭农场在购买农药、种子、化肥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在夏季干旱时,积极支持家庭农场购买抗旱器具,缓解旱情,提高产量;在秋粮收获时,优先保障家庭农场购买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的资金需求。农业银行还为家庭农场提供POS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通等新型支付业务,畅通支付结算渠道。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