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循环式水稻烘干机的安装、操作使用及维护技术

发布时间:2016-05-29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不断深入实施,土地越来越集中在种粮大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从起初的几十亩,一百多亩,到现在的五、六百亩,上千亩,甚至达三、四千亩,六、七千亩,水稻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规模化经营已成为水稻生产的发展主方向,因而购买使用水稻烘干机就成为种粮大户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一大选择,目的就是为确保已收获的稻谷及时得到烘干,不至于导致稻谷发生霉变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为落实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战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断加大了水稻烘干机的补贴政策力度,但农民在购置使用水稻烘干机时还缺乏对水稻烘干机技术常识的相应了解和掌握,因此着重介绍水稻烘干机的技术安装、操作使用和机械维护等技术常识(下面就以农村常使用的5HSH-15型水稻烘干机为例)。

1.目前烘干机种类主要有

1.1按机型模式分,有塔式烘干机和卧式烘干机等;

1.2按作业方式分,有连续式烘干机和移动式烘干机等;

1.3按烘干方式分,有横流式、顺流式、逆流式、混流式及混逆流、顺逆流、顺混流式烘干机等;

1.4按批处理量分,有8t、10、12、15、20、30、以及60t位机型等。

2.烘干机型号的组成及其代表意义

11.png

3.批次循环式烘干机的机型特点

3.1批循环式谷物干燥机是谷物烘干机的一种形式,这类烘干机在作业时是按批次循环作业,也就是烘干机每次只能烘干一批谷物。工作中,谷物装入料斗,经斗式提升机送至烘干机顶部,直至装满整个烘干机。烘干过程中,谷物缓慢下落,流经干燥部后由下搅龙送至斗式提升机下部,再由斗式提升机向上输送,由上搅龙横向均匀撒下,经过一次干燥后的谷物在贮留部缓苏一段时间后,再次流往干燥部进行受热干燥,如此反复循环直至达到设定水分值。

3.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8t、10t、12t、15t、20t、30t以及60t位机型,这个吨位就是每批次谷物干燥重量。

3.3批次循环式水稻烘干机是结合物料干燥特性及谷物自身具有的水份扩散转移规律,采用顺、混流干燥加缓苏的复合干燥工艺原理和方法而设计发明的一种新型干燥机。其主要特点是造型美观,结构紧凑、单位热耗低、干燥后物料水份均匀一致,爆腰增率低。该机主要用于水稻、黄豆等热敏感性强的谷物的商品粮或种子的烘干,同时适用于玉米、小麦粮食作物的烘干。适用于农场、粮库、种子加工厂、粮食处理中心、合作社等对粮食进行集中化管理的经营服务组织使用。

4. 批次循环式烘干机的使用环境条件及工作条件

4.1外界环境温度为:-40℃~45℃;

4.2工作环境湿度为:20%~99%RH; 

4.3工作电源为:380V三相(-7%~+7%),50HZ。

5. 批次循环式烘干机总体结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

5.1 总体结构

11.png

5HSH-15 型复合工艺烘干机是由分粮段、储粮段、顺流烘干段、缓苏段、混流烘干段、冷却段、排粮段、高、低温供热系统、电控装置等部份组成(如图

一所示)。

5.2工作原理

5.2.1水稻是热敏感性很强的谷物,这类谷物在烘干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爆腰和破碎,影响烘后稻谷的品质。为确保烘后稻谷品质,我单位根据谷物干燥原理,采集大量原始数据,进行计算机模拟,创造出多级顺流高温烘干-缓苏-混流低温烘干-缓苏-冷却的复合工艺原理。

5.2.2工作原理:顺流干燥段中的热风与谷物的流向相同,湿稻谷首先与最热的85℃左右空气接触,热风温度随谷物向下流动而下降,由于最热的空气与湿稻谷是瞬时接触,所以高温对稻谷品质影响甚微;顺流烘干后的稻谷经过一段时间的缓苏,使其心部的水分向外部转移,降低稻谷内部的水分梯度,然后进入混流烘干段烘干,在混流烘干段中的热风与谷物既有横流、逆流,又有顺流,呈混合流向状态,以低温45℃左右空气接触稻谷。经过几次的烘干、缓苏后,有效地预防稻谷爆腰率的增加。烘后稻谷经冷却段冷却后,由排粮段排出。

5.3工作特性

5.3.1采用顺、混流干燥加缓苏的复合干燥工艺。

5.3.2干燥过程中, 采用不同介质温度, 并设有多次缓苏过程, 符合谷物干燥过程中降水规律,节能效果明显,单位热耗低。

5.3.3烘干段、缓苏段采用双层带保温结构,热损失小,并且物料干燥过程中受热温度和受热时间相等。

5.3.4 在顺流、混流烘干段及缓苏段上,均设有可拆卸角盒,打开可拆卸角盒, 操作人员可进入机器内部进行清理。

5.3.5 机型采用了六叶轮排粮机构。为保证物料均匀一致下落,在排粮叶轮上方安装有分粮板,保证了物料干燥降水幅度的均匀一致性。

6.3.6 在排粮段六叶轮上方设有清理孔,用于清理漏进烘干机内的大块硬物,避 免损坏排粮轮,造成排粮不均的现象。

5.3.7排粮搅龙具有活动底壳,作业结束后,可打开搅龙底壳,干净彻底地清扫搅龙内余粮。

5.3.8采用特殊的风温/风量控制装置,实现了由一个热源供给烘干机所需的不同风压、不同风温、不同风量的热空气。

5.3.9集中控制:全部电控集中到一个电控柜中,各种仪表分别显示介质温度、排粮速度、电压、电流等。

6.机型主要部件的结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6.1排粮段结构:

11.png

6.2排粮段作用:将烘干机内粮食均匀排出机器外部。

6.3排粮段工作原理:烘干后的稻谷,靠自流进入排粮段,通过排粮段的分粮板,将稻谷均匀地分布在排粮六叶轮上,随排粮轮的转动,将稻谷带入排粮搅龙方向,由排粮搅龙将稻谷排出。

7.机型的故障报警系统 

该机设有粮情报警系统,当机内粮食超过上料位器位置或低于下料位位置时,电控系统发出报警信息。

8.机型的主要参数

8.1生  产  率:15t/h

8.2降  水  率:5%

8.3容      积:142m3

8.4电机总容量:100.5KW

8.5破  碎  率:1%

8.6爆 腰 增 率:<3%

8.7水分 蒸发量:867 kgH2O/h

8.8总 供 热 量:7500 MJ/H

8.9干燥介质温度:

20163327043310583.png

9. 机型尺寸、重量

9.1 外形及安装尺寸:(长×宽×高)(mm):8000×3400×22000

9.2 重量:35T

10.机型设备的安装、调整

10.1 设备基础(如图三所示)

20163427043421432.png

10.2安装条件

10.2.1 设备基础必须严格按照土建图纸进行施工。

10.2.2 设备基础必须经过养生期;

10.2.3 一台16T以上吊车;

10.3安装的技术要求

10.3.1 安装时各烘干段、缓苏段之间,在直角处应垫有10mm厚泡沫垫,以防漏风。

10.3.2安装后,应在各段内,各风道内用快干腻子将缝隙堵严。

10.3.3保证主塔安装后垂直度不大于10mm,主塔不扭斜,对角线误差小于2mm。

10.3.4商标板位置要求安装在主塔上方第一缓苏段上。

11.机型设备的安装程序、方法

11.1首先按运输清单核对运到现场的零、部件,并进行验收。

11.2用水平仪校正干燥机基础。

11.3根据图纸的要求,依次将冷却段、缓苏段、混流烘干段、顺流烘干段按照技术要求每五层一组,进行组装。

11.4将排粮段吊装到基础上,摆正校平后,将机座与基础上的予埋板焊为一体。

11.5按图纸要求,依次将冷却段、缓苏段、混流烘干段、顺流烘干段吊装到位。

11.6将各联接层之间联接好后,安装储粮段和塔顶。

11.7联接烘干机隔板、堵板。

11.8联接高温风道系统、低温风道系统。

11.9安装冷、热风机和风温/风量调节装置, 使之联接到风道系统上。

11.10安装减速箱和调速电机。

11.11安装链轮、链条(如图四所示)。

11.png

12.机型电控系统的安装

12.1在高、低温风道的上方安装热电偶;

12.2在分粮段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安装上、下料位器。

12.3将热电偶、上下料位器、双吸风机、冷风机、高温热风机等连线,分别接到电控柜中的介质温度显示表、上下料位报警器、排粮速度表及有关电压、电流表上。

13.机型设备安装的注意事项

烘干机组装时,要注意顺流烘干段、混流烘干段、缓苏段的角盒方向,确保人能从活动角盒,自上到下进出烘干盒、缓苏盒进行清塔。

14.机型设备的调整、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

14.1排粮速度调整

根据出塔稻谷的水分情况,调整排粮速度,以控制稻谷在塔内的烘干时间。具体作法是:调整调速电机的转速,从而达到调整排粮速度的目的。

14.2低温风道的调整

在烘干水稻稻谷时,要求低温风道的热风温度不得超过50℃,当温度过高时,可通过调整低温风道上的风量调整阀门,以及掺冷风的风门,达到温度调整的目的。具体作法是(参见图五):

11.png

搬动把手3调整风门的开启位置,图中箭头方向为风门开启小,当把手3到达垂直位置时,风门关闭。关小风门,开大冷风进口风门,使温度降低;反之亦反。

14.3高温风道的调整

在烘干水稻稻谷时,要求高温风道的热风温度不超过90℃,当温度过高时,可通过调整高温进风道上的风门开启量,调整进 风量。具体作法同低温风道的调整方法相同。

15.机型设备试运行前的准备、试运行启动及试运行

15.1 试运行前的准备

15.1.1检查烘干机状态是否良好。

15.1.2 准备试运行需要的稻谷量80T。

15.1.3将烘干机装满稻谷。

15.1.4 检查各种信号指示是否齐全,检测仪器是否完好;

15.1.5 各转动部件转动方向是否正确,灵活。

15.2试运行启动

15.2.1 首先启动高温热风机;

15.2.2待风机工作平稳(约需50秒)后,启动低温热风机;

15.2.3 在两风机正常运转后,开启高温管道阀门到适当位置(以干燥机角盒中无 谷物吹出为宜),然后开启低温管道阀门到适当位置(以干燥机角盒中无谷物吹出为宜)。

15.3试运行

15.3.1转换热风炉烟气阀门,使换热器处于工作状态。

15.3.2观察高温风道风温指示,当风温达到指定温度时,应通知司炉工保持炉中火势;此时,低温热风温度可能会高于指定温度,调小风量阀门,开大双吸进风道中左右两侧风道上的冷风门,使低温热风达到预定的烘干温度。

15.3.3 二十分钟后,启动排粮电机,开始排粮,开启电磁调速电机控制器开关, 调至所需转速,此时电机已进入工作状态,第一次干燥作业时,采用自循环即将排出的谷物再提升到烘干机内的方式,一般机内循环一次大约5小时。

15.3.4在干燥水稻稻谷等热敏感强的谷物时,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0℃时,在一个 循环结束前半小时,开启冷风机,冷却谷物,如果外界环境温度在0℃以下时,不开启冷风机。

15.3.5在一个循环结束(即出塔谷物含水率达到要求)时,开始向塔内加入新的潮湿原粮;在此后3~5小时内,测试出塔谷物水份,常常会出现谷物干燥过干现象,但不要急于加快排粮速度或降低温度,此为自循环过程后的波动现象。待5~6小时过后就会达到稳定状态。排粮装置将谷物排除后,通过其它设备将谷物送出,在干燥作业时,要时刻注意各运转部件的运转情况,经常观测,检查介质温度和电机温度,干燥稻谷时,介质温度波动范围要控制在±5℃之内,干燥其它谷物时温度波动范围要小于±7℃。

16. 机型设备的使用、操作(用于燃煤热风炉)

16.1 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

16.1.1将所需的配套设备(如清粮机、皮带输送机、提升机等)调试好以保证连续作业。

16.1.2干燥谷物的含杂率不大于2%,含水率不均匀度不得大于2%。

16.1.3 检查各零、部件之间联接是否完好,有无松动、缺件等现象。传动部件是否运转灵活,各润滑处是否润滑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6.1.4检查电控柜内元件是否有松动、脱线等现象,检查保护元件是否起作用。

16.1.5 将高、低温热风机的风量/风温调节装置中风道阀门闭死。

16.1.6 闭合电源总开关,检查三相电源是否有缺相现象,检查温控仪工作是否正常,温度显示是否准确,有故障予以排除。

16.1.7 检查调速电机工作是否正常,调速仪表指针反应是否灵敏、准确, 有故障 予以排除。

16.1.8 启动提升机,开始向机内进粮,进粮同时检查有无偏塔现象,如有此现象 及时调整,保证塔两侧进粮一致,粮满电控柜内上料位指示灯亮时,停止进粮。

16.1.9 启动燃煤热风炉,进行炉膛升温的准备工作,予热过程中,烟道气不经过换热器而直接排入烟囱中。

16.2 机型设备启动及运行过程中的操作程序、方法、注意事项

16.2.1启动的操作程序

16.2.1.1启动高温热风机,待风机工作平稳(约需50秒)后,启动低温热风机,在两风机正常运转后,开启高温管道阀门到适当位置(以干燥机角盒中无谷物吹出为宜),然后开启低温管道阀门到适当位置(以干燥机角盒中无谷物 吹出为宜)。

16.2.1.2转换热风炉烟气阀门,使换热器处于工作状态。

16.2.2 运行过程中的操作程序、方法

16.2.2.1观察高温风道风温指示,当风温达到指定温度时,应通知司炉工保持炉中火 势;此时,低温热风温度可能会高于指定温度,调小风量阀门,开大双吸进风道中左右两侧风道上的冷风门,使低温热风达到预定的烘干温度。

16.2.2.2二十分钟后,启动排粮电机,开始排粮,开启电磁调速电机控制器开关,调至所需转速,此时调速电机已进入工作状态。第一次烘干作业时,要采用自循环方式:即将排出的谷物再提升回到烘干机内,一般机内循环一次大约4~5小时。

16.2.2.3 在烘干水稻稻谷等热敏感强的谷物时,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0℃时,在一个循环结束前半小时,开启冷风机,冷却谷物,如果外界环境温度在0℃以下时,不开启冷风机。

16.2.2.4在一个循环结束(即出塔谷物含水率达到要求)时,开始向塔内加入新的湿原粮;在此后3~5小时内,测试出塔谷物水份,常常会出现谷物干燥过干现象,但不要急于加快排粮速度或降低温度,此为自循环过程后的波动现象。待6小时过后就会达到稳定状态。排粮装置将谷物排除后,通过其它设备将谷物送出,在烘干作业时,要时刻注意各运转部件的运转情况,经常观测,检查介质温度和电机温度,干燥水稻时,介质温度波动范围要控制在±5℃之内,干燥其它谷物时温度波动范围要小于±7℃。

16.3机型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

16.3.1停调速电机时,必须先将调速钮旋至零位,然后切断控制器开关,最后按电机"停"的按钮。启动时先启动电机,后开控制器开关。

16.3.2热风机启动时,必须先关闭风量调节阀门后,再启动电机。

16.3.2任何时侯提升机不得在粮斗内有粮情况下进行启动。

16.3.3 连续作业时,要求电压波动范围在380±5伏范围内为宜。

16.3.4上料位灯不亮,即谷物不满。干燥作业时,要确保粮层处于上、下料位之间,否则会出现热风泄露现象。因漏风会产生热源损失和干燥能力明显下降的结果。所以作业时,要确保满塔作业。

16.3.5经常检查角盒上是否挂有麻绳、草棍纤维类长形物,如有,可从储粮箱上打开可拆卸角盒,进入干燥段内进行清理。

16.3.6 每干燥作业一段时间(一般烘干5000吨稻谷)以后,要将干燥机主塔内及 两侧塔中间风道室隔板上的稻谷排尽,以便将水稻芒和颖壳排放干净,否则将影响干燥的均匀性。

16.3.7进入干燥机待干燥的谷物,必须进行予清理,除去大部分粉尘和颖壳,尤其是要除去Φ14以上大杂,否则极易造成排粮机构的损坏。

16.3.8 双吸风机定期加注润滑油(约工作140小时)。

16.3.9 随时观察高压风机轴承润滑箱内油面及箱上面两个温度指示表,表温一般不超过80℃。

16.3.10 高水分谷物不能在烘干机内长期贮存,也不能一次入机谷物数量不够时,存放在烘干机内,如遇上述情况,均要采用自循环方式,进行循环,否则会出现塔内下半部分粮食排空,而上半部分粮食陀住的现象,及可能造成烘干机倒塌。

17. 机型设备停机的操作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

17.1在干燥作业结束前1~1.5小时,应先停止向热风炉供入燃料,炉膛开始降温,在炉膛降温过程中,应随温度变化,逐渐降低排粮转速。

17.2 炉膛温度已明显下降,热风温度小于40℃时,停止排粮,关闭冷风机。停 止排粮10~15分钟后,关闭炉底鼓风机,打开炉底冷风门,将排烟道改换到直接排入烟囱(不通过换热器)。

17.3 关闭炉底风机约5 分钟时间后,关闭干燥机上两个热风机。

17.4关闭总电源,清扫场地。

18. 机型设备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20164327044328700.png

19. 机型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及事故处理(包括消防)

19.1 安全保护装置及注意事项

19.1.1在烘干机工作场地,必须设有消防用沙箱、灭火器、消防用铁锹、铁钩等消防工具。

19.1.2严密监视热风炉的烟道气有无泄漏现象,以防烟道气窜入烘干机引起火灾。

 19.1.3在烘干机明显位置应挂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牌。

19.2出现故障时的处理程序和方法

烘干机出现故障时,首先将烘干机前面的所有设备,按工艺流程的顺序,把所有烘干机前的所有设备均停机,然后根据故障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排除方法。

20. 机型设备的保养、维修

20.1日常维护、保养、校准

20.1.1  零部件损坏应及时修理更换

20.1.2 每个班次使用前要对各旋转、传动部件进行保养。特别注意双吸风机两端的轴承要用耐100℃以上高温的锂基二硫化钼。

20.1.3  检查各转动部件是否有润滑油。

20.1.4检查机器各转动部位是否灵活。

20.1.5 检查进入烘干机的流管是否畅通。

20.2运行时的维护、保养

20.2.1检查各转动部件运转是否正常;

20.2.2机器运行过程中有无异常响动;

20.2.3 烘干机内粮食是否达到要求位置;

20.2.4各风门位置是否正确,固定是否可靠; 

20.3检修周期:每一个烘干作业完成后,为一个检修周期。

20.4正常维修程序

20.4.1 检查烘干机所有转动部件转动是否灵活、可靠。

20.4.2检查所有风机、电机运转是否可靠。

20.4.3按要求加注润滑油。

20.4.4 及时清理排粮段内的硬块杂物。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