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浦东祝桥镇立新村村民俞连根发明的宝贝———一台手扶式小型油电混合绿叶菜收割机。据了解,这个机器能“摘菜”,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极大地解放了菜农的生产力。
多年前,俞连根做生意赚了点钱。为了搞这个“摘菜机”,花了他3年时间、近200万元。他并不想以此赚钱,只想圆一个“解放菜农”的梦。
1800平方米的厂房里,各种车床、龙门焊机等设备静静地待在那里。阵阵交谈声传来,打破沉静。俞连根的 “发明团队”,商量着如何改进他们的绿叶菜收割机。
团队 “主力”除了俞连根,还有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周宗良、机械方面的老师傅桂坤龙。
“全上海乃至全国都没有小型的绿叶菜收割机,我们就想改变这种状态。”就是这么一个念头,这几个人走到了一起。
光油电混动这一项,三个人就争论了不知多少次。经历了电压过高、电流过大、马达烧坏等上百次“事故”后,三人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选择——新能源车用电瓶。
“油电混动,是我们这台收割机的亮点之一。”俞连根说。2015年5月8日提交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9月2日授权便下来了。初次在浦东郊区的农田试验时,收割机十分“争气”,运作良好。大家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如今,这支团队又制造了5台相同的收割机,准备交给几个农场试验,“要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毛病都找出来,解决掉。”
在不少人看来,俞连根的发明是在“折腾”。作为一个农村企业家,住着4层楼的 “豪宅”,吃喝不愁,如果不搞什么收割机发明,老俞的日子本该悠闲好过。
事实的确如此。研究收割机的这几年,俞连根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但他并不后悔。“如果有了收割机,菜农种菜就省力多了。”俞连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