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补贴!农机企业如何将挑战变为机遇?

发布时间:2016-01-14

11.jpg

农机企业发展要紧跟大形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2015年底,农业部对《2015-2017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一览表》作了调整,补贴农机品目缩减、补贴资金降低,农机生产企业或将加速洗牌,面对新变化新趋势,农机企业如何将挑战变为机遇?

一方面,立足现在,掌握政策,用足用好政策的“劲”。购机补贴资金虽然减少了,但每年购机补贴资金规模还保持在200亿元左右,国家对“三农”尤其是农机化的扶持力度不会减。扶持方式有所改变,由支持购机到支持购机、用机、报废旧机相结合,由财政补贴“独木支撑”到金融、保险、减税、降成本多措并举,这其中也蕴含着大量机遇。

11.jpg

国家出台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后,雷沃重工公司积极行动,投入保费165.43万元,其 中中央财政补贴80%,雷沃重工承担20%,获得保险5500多万元。仅此一项,雷沃重工就得到130万元的财政补贴。又如:去年山东省启动实施农机装备 研发计划,30家企业积极申报,获得研发补助4290万元,其中雷沃重工、五征集团分别获得研发补助800万元,常林农装、卫士植保机械公司分别获得研发 补助250万元,其他企业每个获得80万元左右,为这些企业研发创新提供了助力。因此,农机企业要保持对政策的敏锐性,学习政策,研究政策,抢抓政策机遇,加快企业发展。


11.jpg

另一方面,面向未来,主动对接市场,积极适应市场,努力引领市场,练好内功,蓄好企业发展的“势”。随着购机补贴资金减少、补贴品目缩减,相当一部分农机产品将不在补贴范围内,即使在补贴范围内的产品,单机补贴额度也将降低,补贴对产品行情的影响趋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是靠农机补贴度日的“地方保护”企业及一些僵尸必然会倒闭,而有实力、创新能力的企业必然会做大做强。所以,企业要顺势而为,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市场,深入研究市场,准确把脉市场,以准确的企业定位、科学的经营策略、适销对路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做到离开购机补贴政策的“救生圈”也能在市场竞争的大海中游得好、游得远。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