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关于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范整改措施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03-04

桂农机管〔2016〕12号

各市、县农机局(农委、农业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事业单位:

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中央强农惠农好政策。实施12年来,全区累计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0.4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35.5亿元、自治区资金3.64亿元、市县资金1.29亿元),拉动社会投入购机资金112亿元,补贴机具171.5万台,有力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和结构优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农机化对农业产业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2015年末,全区农机原值提高到300.84亿元,总动力3803.18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24万台、水稻联合收割机3.04万台、水稻插秧机1.75万台;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其中水稻70.61%、甘蔗55 %。

2011年以前,我区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出现了一些腐败案件,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扭转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被动局面,2012年以来,局党组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满意度大幅提升。一是抓改革创新。重点是推行农机购置补贴机制改革创新,去除寻租空间,简化补贴流程,确保公正透明。2012年,对以前实行差价购机、由自治区农机局向具有结算资格的经销企业支付补贴款的补贴方式,进行重大改革创新,在桂林、钦州、贵港、贺州等四个市推行“全价(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补贴试点,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将补贴款拨付到购机者银行帐户。2013年起在全区全面推行。从近几年实施的情况看,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推进顺利,资金使用、结算兑付进度明显加快,特别是斩断了农机部门与农机产销企业直接结算补贴款的利益链条,有效防止权力寻租,保持了干部队伍的廉洁。农机购置补贴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得到农业部、财政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二是抓制度完善。为建立健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确保补贴资金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并取得实效,近几年来,在不断优化、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同时,还制定完善了《广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广西农机系统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广西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销商管理办法》、《广西农机购置补贴投诉举报处理制度》、《广西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制度》、《广西农机购置补贴延伸绩效管理制度》、《广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完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制定程序,实行专家评审、局务会审定和公示,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规范安全高效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抓监管防控。制定了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内部风险防控机制,每年召开农机购置补贴风险防控分析会,研究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注重加强监管防控工作,区、市、县三级每年分别组织开展两次以上的农机购置补贴专项督查行动,对补贴的实施情况,以及补贴机具经销商进行检查督促。及时严肃查处农机购置补贴违规行为,严格做到“三绝”:即对农机产销企业有违法违规行为处理绝不心慈手软,绝不姑息迁就,绝不下不为例。四是抓教育提醒。凡局里召开全区性和全局性农机化会议,都专门安排时间、明确提醒吸取过去几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的违纪违规教训,做到逢会必讲,防止好了伤疤忘了疼。每年召开全区购机补贴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培训会,以前几年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案件为反面教材,安排参训人员到监狱等场所接受现场警示教育,对区、市、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领导及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培训。各市、县农机化部门每年也分别举办不少于一期的农机购置补贴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及业务培训班,让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人员、农机生产企业及经销商及时得到教育、得到警醒。

然而,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依然存在。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第十五巡视组反馈意见提出的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范整改要求,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持续规范安全高效实施,2月3日,自治区农机局召开了2016年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研判及防范对策会议,反思了2011年以前农机购置补贴案件形成的原因,分析了当前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存在的三大廉政风险,提出了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的九大防范措施,经局党组会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农机购置补贴三大廉政风险

当前,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存在三大廉政风险:

一是在制定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确定机具补贴额时,对新上市、市场需求量大、补贴额偏高的产品,我们难以准确掌握真实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过多地考虑农业部最高限额的因素,制定的补贴额标准不够准确,对出现价格虚高、补贴额偏高等问题发现慢,解决处理难度大。

二是可能产生个别农机产销企业与购机者互相勾结,虚买虚卖,骗取套补,造成国家补贴资金损失的情况难以发现。

三是极个别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实施购机补贴政策时,公开性、透明性不够,极少数干部存在权钱交易,收受贿赂现象。

二、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九大防范措施

采取以下九大措施以有效防范风险:

一是强化学习,提高对农财两部《指导意见》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区、市、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领导、主要业务处(科)室、相关业务处(科)室、推广机构、鉴定站要认真组织,重新学习《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和国家、自治区有关涉农资金管理文件精神,切实领会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精神实质。要制定学习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并做好监督落实。

二是强化严格按照农财两部《指导意见》来重新审视广西的实施方案。要对照《指导意见》修改、补充、完善《2015-2017年实施方案》,使方案更具规范性和操作性。

三是强化严格按照农财两部的《指导意见》制定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对新上市、市场需求量大、补贴额偏高的产品,在确定补贴额前,管理部门要组织开展市场调查(推广、鉴定部门配合),现场实物了解,组织开展专家询价,对产品的生产成本及销售价格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结合农业部确定的最高限额,拟定补贴标准,经局办公会议审定,对社会公示。

四是强化对经销商和购机大户买卖行为信息的收集、研判、监督,制定出早发现问题、早核实问题、早解决问题的办法。严防虚购骗补,造成国家补贴资金损失,损害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机部门的形象。

五是强化严查严惩,发挥震慑传导作用。做到凡发现异常必查,凡接到举报必查。一经调查核实,不管涉及到哪个企业哪类产品,该关停的关停,该处罚的处罚,该严惩的严惩,该列入黑名单的坚决列入黑名单管理,同时要一律公开通报。绝不心慈手软,绝不姑息迁就,绝不下不为例,彻底断掉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钻政策空子,虚高价格,虚买虚卖,骗取国家购机补贴资金的念头。

六是强化对重点产品的监管。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在申请、核发《指标确认通知书》时,要严格把关,对新上市、市场需求量大、补贴额偏高的产品,如果蔬烘干机、喷杆式喷雾机、灌溉首部(含微滴灌)、网箱养殖设备、甘蔗收获机等列为重点监管对象。要重新整合原有的措施,结合新常态下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制定依法依规监管的制度,做到能监管,管得住。

七是强化廉政警示教育,警钟长鸣。要在全系统持续深入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出现干部权钱交易、索贿受贿现象发生。

八是强化履职尽责和责任追究。尽最大可能性避免失职渎职情况发生。区、市、县级农机化部门都要贯彻落实好农财两部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尽心尽力尽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加大监管力度,既要敢于担当责任,努力完成购机补贴的目标任务,又要善于和勤于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全区农机化系统形成上下左右联动,强抓严管的浓厚氛围。

九是强化组织领导。自治区农机局党组、局领导班子,从2016年起要进一步加大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领导力度,监督管理处要切实加强信息的收集、研判和请示汇报,要科学安排,合理调配力量,深入基层调研,及时了解真实情况。局购机补贴监督办要创新监督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区、市、县农机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纪检监察,都要把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范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强调研,加强研判,增强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2016年3月2日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