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尔吉斯斯坦卖“东方红” 交了一帮老外“铁哥们”

发布时间:2017-05-29

“兄弟,还好吗?什么时候再来吉尔吉斯斯坦,一定要到家里坐坐。”在一拖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单春雨的微信好友里,有一批国外的“铁哥们”。

单春雨说,这是他在前几年被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为“一拖”)派驻吉尔吉斯斯坦工作时,与当地农户结下的友谊。

11.jpg

一拖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单春雨

日夜苦学俄语 半年克服语言障碍

“吉尔吉斯斯坦山清水秀,有大片的绿色草原,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成群的牛羊,几乎没有工业,特别漂亮。”谈起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一段时光,虽然已回国5年,单春雨依然记忆犹新。

2008年,单春雨被单位派驻吉尔吉斯斯坦负责业务开发、项目推进和售后服务工作。

在吉尔吉斯斯坦,以俄语为主。尽管单春雨学习过俄语,但不是太精通,与当地人交流起来有点费劲,闹出了不少笑话。

日常生活中,上街买菜或者游玩时,用手比画着或者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还能勉强应付。但与客户沟通交流,推介拖拉机时,稍微出错,就会使一笔交易失败,而且有时还会看到别人不经意间的笑意。

“不能就这么下去,影响个人、影响工作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不能让别人看不起祖国,不能给中国人丢脸。”单春雨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俄语。

为了克服语言障碍,更好地沟通交流,单春雨首先买来相关俄语书籍自学。在他的包里,经常揣着俄语书籍和笔记本,一有空,他就拿出书看一眼,对生活中遇到的不懂的词语,他都记录在本子上,回到住处,找相应的资料查阅。

趁晚上下班或者周末休息时,他还到当地培训班进行培训学习。此外,遇到俄语流利的中国同胞,他也经常前去请教交流。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约半年后,单春雨就能正常地跟当地人交流了。

11.jpg

奔走二三十家银行 帮当地农民解决贷款难题

吉尔吉斯斯坦原来几乎没有中国造的拖拉机。2006年,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推出农机援助项目。此后,“东方红”拖拉机源源不断地走进该国,累计援助1000多台。

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特别感谢,该国总理还接见了单春雨。

“中国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吉尔吉斯斯坦农田上奔跑的拖拉机,很大一部分是由中国援助的,对此我们非常感谢!”见到单春雨,吉尔吉斯斯坦总理表达了对“东方红”拖拉机援助项目的感激。

单春雨发现,不少当地人想购买更多的拖拉机,但苦于资金不足。他调查得知,很多吉尔吉斯斯坦人以游牧为主,没有储蓄的习惯,再加上当地的贷款利率高,农民负担不起。

为解决这一难题,单春雨多方奔走。跑了二三十家银行,最后经协商,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银行签署了融资贷款合作协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提供150万美元和1200万元人民币贷款,帮助该国农民购买“东方红”拖拉机。

金融贷款项目推出后,吉尔吉斯斯坦很多农户很快就贷款买了“东方红”拖拉机。

11.jpg

老外“铁哥们” 跑1000多公里为他送熏肉

单春雨清楚地记得,当地一个50多岁的中年男子尼古拉一(音译),自从2006年使用援助的“东方红”拖拉机后,耕种效率提高。一直想买几台“东方红”拖拉机,但苦于没钱。这次单春雨帮忙协调的融资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尼古拉一贷款后,购买了三台拖拉机。

五六年时间内,尼古拉一家中玉米和小麦的种植量从20公顷扩大至60公顷。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尼古拉一家新建了洋楼,还装上了网络。虽然年近六旬,他还学会了赶时髦,学会了上网,经常跟单春雨在网上聊天,沟通交流,成为好朋友。有一年在水果成熟的时候,尼古拉一跑了1000多公里给单春雨送来了熏肉、果酱和大量水果,平常还经常邀请单春雨和他的同事到家中做客。

在吉尔吉斯斯坦,像尼古拉一跟单春雨成为“铁哥们”的农户朋友还有很多。

11.jpg

周末跑800公里山路 为客户修机器

单春雨介绍,为了加深在当地的影响,一拖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及奥什市,还专门设立了售后服务中心,建立了零部件仓库,在仓库内,“东方红”拖拉机相关配件一应俱全,就连小到一拖拖拉机上的螺丝都有卖。

一拖售后服务人员的敬业精神,也让吉尔吉斯斯坦人非常敬佩。

单春雨回忆,有一次,一位用户的机器出现故障,他带着两名技工,顾不上周末休息,跑了800多公里的山路,为客户快速解决问题。

此外,有时候遇到客户求助购买其他东西,单春雨也总是想尽办法,满足客户的需要。有一次,当地一个农户想要购买挖沙用的塑料传送带,可是一拖不生产这些东西,单春雨就委托朋友从国内单独购买了一条,送给农户,他们特别感激,说中国人真热情,服务细致,态度好。

11.jpg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