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举办“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交易平台建设”专题报告会

发布时间:2017-09-29

 

20170918185419272.jpg

9月14日下午,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王登山副局长应邀来所作“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交易平台建设”专题报告。报告会由陈巧敏所长主持,副所长曹光乔、党委副书记肖体琼、科研团队首席专家、产业体系岗位专家、课题负责人、职能部门相关人员聆听了本次报告。

围绕国家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基本解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式、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因素、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四项内容,王登山全面解析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若干关键修订点,分享了平台性技术的全国大协作、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自行投资实施转化、竞价拍卖、科企合作推广、专利许可的交钥匙工程、科企合作研发等成果转化方式的成功典型事例。他指出,科研偏离市场、成果质量较低、估值困难、专业人才不稳定、市场通道不通畅、中试孵化环节投入不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尚未形成、政策存在冲突等问题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为破解成果转化难题,中国农科院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平台,实现了成果与需求的主动对接和成果资源共享,为全院搭建了农业科技与生产之间的畅通桥梁。

在讨论与互动环节,大家踊跃发言,针对专利申报策略、成果中试熟化、成果作价入股、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兼职领薪等问题,王登山一一耐心解答,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陈巧敏所长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报告内涵丰富,既有深入浅出的政策阐述,又有详实生动的实例分析,更有实践层面的对策思考,给人以启发和启示,对我们拓展成果转化工作思路十分有益。结合我所成果转化工作,他谈了三点意见:一是科研人员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要提高认识,主动谋划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不能仅仅停留在论文里、专利证书上,而是要大步走进田间地头,为农业生产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年轻的科研人员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电脑桌前,要积极投身到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加强与农机企业的交流合作,向老一辈科技人员学习,努力提升成果转移转化的能力;三是要向哈兽研等成果转化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学习取经,进一步加大我所成果转化力度,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提升成果转化效益和个人收入,尽快让好的科技成果落地生根,服务“三农”事业发展。

成果转化处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