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02-24

青农机〔2013〕173号

青 海 省 农 牧 厅

关于印发青海省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州(地、市)农牧局:

现将《青海省2013年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下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扎实有效的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2013年4月26日

青海省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

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权力运作,加大防腐力度,将农机购置补贴这一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结合我省实际,就农机具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履职有标准、教育有载体、预警有措施、监督有责任、问责有依据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规范,不断完善“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并重的“六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制约权力、严守法纪、规范操作为重点,以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信息公开为着力点,以加强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监督管理为切入点,着力构建覆盖权力运行全过程的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二、目标任务

围绕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建立健全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制度规范。逐步健全风险预警、纠错整改、内外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体系,促进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常态化。通过教育、培训、督查、评估、考核、整改等各项配套措施,开展经常性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信息公开,加强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检查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检查相结合。不断丰富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制度载体,各州、县(市)要绘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涉及的主要风险工作流程图,推动制度上墙、手册到手。

三、方法步骤

一是学习动员阶段(4月20日前)。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习党和国家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及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制度规定、学习建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要求和方法等,进一步提高对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提高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能力。

二是职责定位阶段(4月底前)。针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全过程,对实施单位、每个岗位、每个人员的职责定位、法定权限和工作流程进行认真梳理排查,明确权力行使的依据、界限和责任,列出权力清单。按照“专人专管、专职专责、定时限期”的原则,以权力行使依据、程序、时限及相应责任为主要内容,编制现行权力运行流程图。并适时适地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风险排查阶段(5月10日前)。分析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通过自己找、领导提、大家评、集体定等多种形式,全员参与,全面排查,深入查找权力行使风险、岗位管理风险和人员素质风险,做到查找风险不漏项、参与排查不漏人。以农机购置补贴权力运行流程或业务流程为主线,全面查找廉政风险点。

查找单位廉政风险。由实施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共同进行查找,着重查找在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决策,补贴对象确定、补贴机具监管、经销企业监管、保证农民选择权、决定权,给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违规收费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认真查找出客观存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确定廉政风险自评等级,填写《单位廉政风险登记表》,由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同级纪委备案。

查找个人岗位廉政风险。一查找领导岗位风险点。班子成员重点查找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决策决断和对实施过程的督导检查,并认真分析个人在行使自由裁量权和业务处置权、内部管理权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二查岗位风险点。工作人员要对照岗位职责、工作制度,认真查找个人在业务处置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重点查找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之机收受贿赂、以本人或亲属名义直接插手补贴机具经营、违规操作、失职渎职等风险;对所查找出来的个人廉政风险点自评风险等级,填写《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登记表》,由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后备案。

廉政风险等级的评定。按照风险发生的机率大小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科学评估风险等级。廉政风险分为三级:一级风险为发生机率高,危害程度大,可能引发严重损害后果,可能触犯国家法律,构成犯罪的风险;二级风险为发生机率较高,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损害后果,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符合党政纪处分规定的风险;三级风险为发生机率较小,可能引发不良社会影响,尚未达到党政纪处分程度的苗头性问题。

建立廉政风险信息库。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经综合分析、审核确定后,建立本单位廉政风险信息库。同时将领导干部自身廉政风险排查情况纳入廉政公示内容,其他廉政风险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做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四、构建机制

1、制定防控措施。实施单位及个人岗位风险防范措施由岗位工作人员和单位具体责任人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分别逐个制定,并经单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2、建立预警机制。完善廉政预警平台建设,强化信息收集、分析、反馈、运用四个环节,促进廉政风险预警工作。

3、落实防控责任。对一级风险进行重点督查、重点监控,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对二级风险进行定期检查、动态监控,由风险所在岗位分管领导负责;对三级风险进行日常检查、及时提醒实施防控。

4、加强廉政风险的综合分析研判和事后处置。对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视情节轻重,分别做出岗位预警、单位预警和综合预警,并采取自查自纠、教育提醒、廉政谈话等方式,及时预警提示和纠正;对不按规定落实防控措施,群众举报和社会有反映的,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提醒警示、谈话诫勉、效能责任追究、问责、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等措施,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

5、强化制度建设。在全面梳理职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权力运行界限,优化权力运行流程。进一步落实和修订完善现有规章制度,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行政问责制、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等一系列廉政建设相关制度,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真正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对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全过程向社会公开,积极推进阳光操作。

6、健全教育机制。根据廉政风险等级和岗位特点,从容易滋生腐败、发生不正之风特别是利益冲突的领域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教育。开展岗位履职教育,使党员干部熟知岗位职责和岗位廉政风险点,提高自我防范风险意识。开展警示教育,坚持以案说法、以案明纪,定期组织法纪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自律意识、法纪意识和责任意识。开展集中教育,采取集中讲座、廉政培训、廉政承诺等方式,明晰廉政规范、传授廉政知识,增强职工的廉洁从政意识。注意培养、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导向、激励带动作用。

五、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州、县(市)农机主管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和局纪检书记为副组长,州、县(市)农机管理站站长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协调督查,农机主管局局长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二是注重工作实效。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融入到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各个环节中,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沟通和配合,与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相结合,认真组织风险排查、制定防控措施、完善制度等工作,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相结合,确保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三是强化成效考评。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认真组织人员,出台考核办法,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做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考核评价工作,将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排查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与职工绩效考核一并进行,努力为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提供保障。

六、总结阶段

归纳总结整个工作的开展情况。各州、县(市)要形成总结于11月20日前上报省农牧厅农机局。

附件.doc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