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秸秆变身“新能源”

发布时间:2018-01-31

冬季是秸秆焚烧的高发季节,1月23日上午,记者随朔州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来到应县南河种镇。一路走来,道路两侧空旷的田野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看不到一捆秸秆,也没有焚烧过的痕迹,此情此景让去年秋天至今都在为阻止焚烧秸秆而忙碌的朔州市环保局副局长赵忠很好奇,秸秆都去哪儿了呢?

应县环保局局长段树瑞非常自豪地说:“今年应县没有发生一起秸秆焚烧事件,因为我们的秸秆都环保利用了!”  难道都让恒天然农牧场收购了?记者问。段树瑞却说,只猜对了一半。

车子行进在路上,记者和段树瑞局长聊着,突见前面一片厂房外的空地上,齐齐整整地码着一摞又一摞方方正正的草块,走近一看这一块块若方砖似的草块,都是玉米秸秆压制而成的。随即看到了“山西福润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的门牌。原来,另一半的秸秆,都被这家公司收购用来发电了。

山西福润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位于应县南河种镇段寨村,是一家新型能源企业,总投资2.5亿元,占地200亩,主要以燃烧农林废弃物发电为主,可燃烧的燃料包括秸秆、玉米轴、树枝树叶等。该公司年消化秸秆20余万吨,可发电1.92亿千瓦时,同时还可提供70万平方米的供热热源,不仅如此,公司利用秸秆发电燃烧后的草木灰还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新型的钾肥。

该公司总经理王朝晖介绍说,目前,应县当地的秸秆已全部收购回来了,可以烧到今年5月份。从6月份开始到10月份,公司就得大量从河北购进树叶树皮这些原料了。王朝晖解释,在朔州当地购买,收购、打捆等还得购买专业机器,成本高,运输不方便。

王朝晖的一番话,令会议室出现了短暂的沉默。赵忠试探性地问道:“要是政府给公司补贴一定的运费,能收购朔州其他县区的秸秆吗?能收多少?”

推荐阅读
更多